Chord Electronics Huei是目前我所聽過、最讓我滿意的唱頭放大器,而且我認為是世界上最值得買的唱頭放大器。我聽過的唱頭放大器從上百萬臺幣到幾萬臺幣、從真空管唱放到晶體唱放,從名牌到小牌。然而,從來沒有一部唱放跟Chord Electronics Huei一般讓我那么感動的,而且我告訴大家:如果您還沒有一部唱放,但卻想踏入黑膠世界,我建議您優先購買Chord Electronics Huei。即使您已經有十幾、二十幾萬的唱放,想要添購,或想換口味,我也建議您優先考慮Chord Electronics Huei,因為這部晶體唱放實在太棒了。
幾十年下來,我聽過的器材非常多,累積的經驗也不少,器材的高低好壞我心里自有一把尺。器材本身一定有表現力的高低,這是合乎邏輯的,使用越好的電源、越堅固的機箱、越高等級的零件,可能就能造出越好的音響器材。不過,器材的好聲與否還有另外一個罩門,那就是搭配,這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不過,Chord Electronics Huei好像打破了這些邏輯。這話怎么說呢?第一、它的售價在唱放中是很便宜的,內中怎么可能用好料?第二、它的電源供應很不衛生,就是跟3C產品一樣那種。第三、它的體積小小的,重量只有657克,這么輕的東西怎么可能會好聲?
可是,Huei在我家大概也有一個月了,這期間我三不五時就裝起來聽一聽。本來一開始聽我就想po文了,但是心想可能還沒有足夠的開嗓時間,所以也就沒急著寫。人家問起,我也只回答還在開嗓中,沒有開始認真聽。其實,我是越聽越心驚,我還怕萬一太草率就po文,搞不好還聽錯了。最近一個星期,我比較密集的聽Huei,并且以Vertere唱盤、唱臂、Soundsmith,以及大陸菲凡氣浮唱盤唱臂、老彭鐸藝MC唱頭二套系統來聽,并且切換各種增益、負載阻抗。現在,我終于有把握Po文了。Chord Electronics Huei是2019年慕尼黑音響展才推出的,算是他家30周年紀念的產品。原先我對這部唱放并沒有太注意,因為它的體積那么小,就好像Portable器材,而且價格那么便宜,應該只是入門級產品,沒什么好大書特書的。抱歉,我也犯了「以貌取器材」的錯誤。回來之后也沒有特別注意這個小不點。事情的轉機是上次在迪化街演講一場黑膠講座,剛好雅士的人也在那里,Huei也擺在那里,他問我有沒有興趣聽一聽,我就說好啊,反正多聽也是累積經驗。沒多久Huei就送到雜志社了,我也拿回來慢慢開嗓。
剛開始我實在對Huei沒有太大的興趣,因為我看到它的外接電源竟然是3C等級那種插座式電源,而且機箱那么小(160x72x41mm),就算里面還有電源供應,能做多大?音響迷都相信電源供應是最重要的,這種3C級電源供應能好到哪里?唱頭放大器最怕哼聲,搞不好哼聲還不小(擺好位置就聽不到哼聲)。再來我仔細端詳機箱,機箱還是用整塊鋁削切出來的,這樣的做法我是贊同的,而且它的體積小,按理說箱體的震動應該很小,這是好事。
再來,我看到Huei上面有幾個發出不同光線的按鈕,這些按鈕是多工的,以微處理器控制。第一個是MM/MC切換,第二個是Rumble,可以消除黑膠唱盤50Hz以下的低頻轆聲,以24dB衰減。不過我建議不要使用,除非您的黑膠系統轆聲很強,因為50Hz以下還有不少音樂的頻域。其實,一般濾除Rumble的裝置可能會選擇25Hz以下甚至16Hz以下,取其不會影響到音樂頻域。但是Chord Electronics Huei卻設在50Hz,我猜設計者可能是想反正黑膠唱頭在50Hz已經開始衰減了,設在這么高處應該沒關系。
第三個按鈕是Gain,分為MM唱頭與MC唱頭二組,MM唱頭增益從21dB到42dB,MC唱頭增益49dB到70dB(平衡輸出大6dB),保證所有唱頭都夠了。在此我建議,增益不要用到最大值,頂多是在最大值下面一檔,這樣一來增益夠,聲音飽滿,而且也不會有太粗的聲音或接近失真。最后一個按鍵是Impedance,這是用來搭配MC唱頭負載阻抗的。如果您切在MM唱頭檔,阻抗就會自動訂在47k歐姆,不會變動。如果是MC檔,阻抗值才會變動。
到底要怎么調阻抗值?不必拆機器,也不必轉旋鈕,就是一直按那個Impedance鍵,總共有12檔,以不同的燈號顏色顯示,從100歐姆到3700歐姆,包括100歐姆、100+2.2uF,150歐姆、150+2.2uF、320歐姆、320+2.2uF、470歐姆、470+2.2uF、1000歐姆、1000+2.2uF、3700歐姆、3700+2.2uF。為何會有+2.2uF檔呢?這是為了制住低阻抗唱頭可能產生的鈴振而設,用家可以自己用耳朵聽聽看哪檔最適合府上音響系統。說明書上有以不同的顏色標示,您自己對照著看就明白。而在背板上,Huei有RCA輸入與輸出各一組,另外還有一組XLR輸出端,這么便宜的唱放竟然還設有平衡輸出,這也是少見。
Huei體積那么小,內部到底有什么過人之處?我找不到這些資料,只知道內部還有交換式電源,放大線路采用分砌式與OP Amp混合,輸入與輸出之間有Buffer,內中的切換都以微處理器控制,大概就是這樣而已。雖然看起來只是一只小小的麻雀,但是當我第一張唱片放出來時,它卻像是大鵬,為什么?因為我聽到非常飽滿而且低沉的低頻表現。當時我聽的是RCA那張Jean Morel指揮柯芬園皇家歌劇院管弦樂團的比才「阿萊城姑娘組曲」。當那飽滿而且溫暖的管弦樂向我直沖而來時,我不由得把身體挺直,不太相信這么飽滿這么好聽的聲音是從Huei所發出。聽完這張黑膠唱片,我可以確定Huei的低頻、中頻非常飽滿,高頻則細致又內斂,而且音場寬廣,音樂規模感龐大,這是我喜歡的聲音
接下來我聽Joan Baez那張「Diamonds And Rust in the Bullring」。吉他清爽又甜美,不會太剛性,Joan Baez的嗓音清甜又有厚度,也有肉聲,不是扁硬的那種。而且伴奏的大提琴木頭為濃厚,Bass低頻飽滿有彈性,量感很足。再聽那張大家都有的「Duets」,同樣的,人聲溫暖形體飽滿浮凸,Bass凝聚有彈性,而且量足。我還發現,Huei的聲音不會死板,不會單薄,而是很活生,音場寬深,音樂有厚度,讓音樂聽起來有魅力,會讓人一直想聽下去。就好像吃到甜又脆的芭樂,會讓人一口一口吃下去。如果是不甜又不脆的芭樂,那就沒人想繼續吃下去,除非想減肥。有些音響器材就像不甜不脆的芭樂,而Huei是又甜又脆的芭樂。
聽過很多張不同的黑膠唱片,Huei都象是又甜又脆的芭樂。老實說用芭樂形容Huei也不太恰當,因為芭樂無法體現Huei低頻的豐富與中頻段的飽滿,還有高頻的溫暖細致。我想應該用好吃的愛文芒果來形容Huei會更適當,尤其聽「Duets」時,那又軟又Q又凝聚又有彈性的低頻真的會讓人聯想到愛文芒果。
當我聽「Belafonte at Carnegie Hall」那五張唱片45轉板時,我發現Huei的音場寬度、深度、層次表現真的太棒了,這種表現能力就算是二、三十萬的唱放也未必有這種水平啊!Huei把現場的空間感表現得非常好,而且觀眾與Belafonte人聲的豐富性、尾音清晰程度表現得棒極了。更棒的是Huei把這張唱片唱得活靈活現,也就是充滿音樂活生感,那種飽滿豐富的中頻、低頻包圍感,真的會讓人宛若置身現場。
我也聽了Nils Lofgren那張「Acoustic Live」4張45轉版。Huei把人聲跟鋼弦吉他唱得帶著溫暖的味道,但是又不失嗓音與吉他的清爽。我聽過有些音響系統把這張唱片唱得很剛性,人聲缺乏肉味,鋼弦吉他變成廉價品。而Huei能夠把人聲唱得有血有肉,鋼弦吉他清脆又不剛性,這種表現就是頂級表現啊!即使Huei的售價不高,我還是要這樣說。
我當然也聽了Hugh Masekelas那張「Hope」4張45轉版。再豐富的低頻烘托下,整體聲音變得比較溫暖,厚度夠,銅管厚實又有光澤,套鼓打起來勁道足又飽滿,不會單薄。速度反應也沒有因為中頻、低頻飽滿而顯得肥腫或步履蹣跚,還是一樣快速,一樣彈跳。
我還聽了許多黑膠唱片,Huei沒有一張讓我失望,聽Dorian唱片的「傷心」時,小提琴是那么的委婉甜潤,而且還能讓琴音圓圓的,不會扁扁的,鋼琴聲音則很豐潤溫暖,木頭味很足。聽海飛茲那張布魯赫與莫札特小提琴協奏曲時,那么早期的錄音,海飛茲的小提琴表現出跟現代錄音一樣甜美的聲音,完全不會冷硬,管弦樂也沒有所謂的老聲。
我聽瑞鳴音樂那張「那些年我們唱過的日本歌」、聽郭金發「相逢有樂町」、聽慕特那張「A Cross the Stars」、聽Reiner指揮的馬勒「第四號交響曲」等,每張黑膠唱片都讓我滿意極了。老實說我的滿意程度跟我聽上百萬的唱放是一樣的,并不是說Hueiuei的表現能力各方比上百萬的唱放還好,而是那種音樂帶給我的滿足程度是相同的。一個售價不高的唱放能夠讓我滿足至此,這是我從未料到的。
我聽到能夠讓我感動的音響器材時,不管它是便宜或昂貴,都會有馬上想跟大家分享的沖動,Chord Electronics Huei就是如此。音響器材不必昂貴就一定要說好,也不必因為賣得便宜,您就說它不好。以我這些天來所聽到的Chord Electronics Huei而言,雖然它價格不高,我還是要大聲說:Chord Electronics Huei是世界上最值得買的唱放。您千萬不要因為它賣得便宜,就看輕它,或不好意思買這么便宜的唱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