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2-6-29 9:46:27
(
編輯:溫情
) 【
大
中 小】
手機訪問
前言:
6月25日,文化部在北京召開“十七大以來文化建設成就系列——文化財政投入及文化設施建設新聞發布會”。文化部財務司司長趙雯介紹了十七大以來文化財政投入與文化設施建設情況。 |
|
|
【音響網資訊】
6月25日,文化部在北京召開“十七大以來文化建設成就系列——文化財政投入及文化設施建設新聞發布會”。文化部財務司司長趙雯介紹了十七大以來文化財政投入與文化設施建設情況。
黨的十七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文化工作,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保證公共財政對文化建設投入的穩定增長。文化部黨組根據文化改革發展的需要,積極拓展資金渠道,精心策劃實施項目,不斷加強資金管理,有效開展業務指導,取得了明顯成效。在中央財政的帶動和引導下,全國文化事業費逐年增加,為文化改革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全國一大批文化設施相繼建成并投入使用,明顯改善了文化發展的物質條件。
這首先體現在建立了穩定增長機制,全國文化事業費逐年增加。十七大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各級政府不斷完善財政政策保障機制,加大文化事業經費投入,全國文化事業費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2007年至2011年,全國文化事業費由198.96億元增至392.62億元。5年累計投入達1454.99億元,年均增長20%,是改革開放以來增長速度較快的一個時期。全國人均文化事業費由2007年的15.06元增加到2011年的29.14元。其中,文化事業費的增量部分主要用于基層和農村,并向老少邊窮地區傾斜。文化事業費結構的調整,有效改善了文化民生,促進了文化權益均等化。
文化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加大,全國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成效顯著。據統計,2007年至2011年,全國共竣工公共文化設施27366個,其中公共圖書館584個,文化館622個,藝術表演場館96個,文化站26064個。全國每萬人擁有公共圖書館設施面積由2007年的56.1平方米提高到2011年的73.8平方米,每萬人擁有文化館(站)面積由2007年的126.2平方米提高到2011年的221.2平方米。國家圖書館二期、國家博物館改擴建、梅蘭芳大劇院、國家話劇院劇場等國家重點文化設施建設項目相繼建成,總投資達43億元。在基層文化設施建設方面,全國基本實現了“鄉鄉有文化站”的建設目標。在海外,巴黎、柏林、毛里求斯(重建)等中國文化中心相繼建成投入使用。
中央財政對文化建設的投入力度明顯加大,國家重點文化工程穩步推進。其中,2007年以來安排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經費1.45億元。2010年以來,支持國家藝術院團優秀劇節目展演經費超過6000萬元,支持全國現實題材優秀劇目展演經費1200萬元,有效帶動了基層演出和藝術精品普及活動深入開展。文化產業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文化外交活動也得到了文化經費保障。此外,中央財政以重大文化工程為依托,通過轉移支付方式,支持各地文化建設。
2011年,以三館一站免費開放為契機,落實中央財政免費開放補助經費18.22億元,為基層文化單位開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提供了經費支持,初步建立了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經費保障機制。
創新文化投入模式,資金使用效率得到改善。在加大文化投入的同時,文化部遵循文化發展的特點和規律,積極探索轉變財政投入方式,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通過探索引入基金運行模式,激發全社會文藝創作熱情,同時改變傳統直接投入方式,建立多元投入新模式。全國多數地區對藝術表演團體實行了財政補助與演出場次掛鉤的動態投入機制,通過政府購買的方式,促進了院團內部機制和服務機制創新。同時,資金管理水平明顯提高。
下一階段,文化部將重點在明確文化投入方向、完善投入保障機制、加強和改善管理三方面著力開展工作,努力探索財政支持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新途徑、新辦法,進一步增強文化投入的有效性、激勵性和引導性,建立起與公共財政支持方向相適應,符合文化發展內在規律的、穩定的財政投入機制和管理模式。具體措施為:
一是明確財政文化投入方向,爭取財政不斷加大投入。投入重點包括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的長效機制;加強藝術創作生產的引導和優秀藝術人才的培養,為大眾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積極推動文化體制改革工作,科學界定文化單位性質和功能,分層次、分類別實施有針對性的扶持政策;推動建立傳統文化、先進文化的傳承傳播機制,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不斷提升中國文化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加快推動重點文化設施建設;實施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規劃;加快海外文化中心建設,發揮對外宣傳陣地作用;支持加快文化產業發展,推動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
二是完善法規制度,努力建立文化投入穩定增長機制。主要包括:推進文化立法工作,爭取以法律形式確保文化投入的增長;現階段爭取比照財政教育、科學支出預算安排辦法,確保公共財政文化投入的增長高于財政收入增長幅度,努力提高文化財政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進一步拓寬文化投入來源渠道,努力增加政府非稅收入用于文化的投入,提高彩票公益金用于文化事業的比重;創新財政投入方式,探索將財政對文化投入由以前直接撥款為主轉為購買服務、項目補貼、以獎代補、基金制等多種方式;完善兩個文化財政研究基地建設,為制定出臺符合文化發展實際的文化財政政策奠定理論基礎;加強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支持文化發展的政策銜接,落實公益性文化事業捐贈減免的各項政策。
三是轉變思路,優化管理,努力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主要思路是:在財政投入資金使用上,逐步從以設施、設備建設投入為主轉為以基本保障投入為主、內容建設為主;制定并完善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完善支出定額標準體系,規范專項資金申報、審核和撥付管理;建立健全財政投入激勵約束和績效管理機制,明確績效目標,把向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和服務作為財政投入的重要依據;加強文化資源整合,提高文化資源配置與使用效益。在文化建設工作中,注重文化內部資源的整合,同時加強文化與教育、文化與科技、文化與旅游的結合,建立資源共建共享的機制。
更多相關:
音響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中國文化報,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音響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