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響網資訊】
揚聲器又稱“喇叭”。是一種十分常用的電聲換能器件,在發聲的電子電氣設備中都能見到它。揚聲器在音響設備中是一個最薄弱的器件,而對于音響效果而言,它又是一個最重要的部件。盡管是如此簡單的一個器件,它的發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過了漫長的研究和無數人的心血,逐步走向成熟和進步。發明揚聲器是為了能夠讓“原音重現”,不過盡管經過了無數科學家的努力,這個目標至今仍未完全達成,反而是不同的發聲方式,不同的制造方法與材料運用,使得喇叭百花齊放,成為音響世界中最輝煌燦爛的一塊園地。揚聲器分為內置揚聲器和外置揚聲器。外置揚聲器即一般所指的音箱,內置揚聲器是指MP4播放器具有內置的喇叭。揚聲器的種類很多,按其換能原理可分為電動式(即動圈式)、靜電式(即電容式)、電磁式(即舌簧式)、壓電式(即晶體式)等幾種。 電動式揚聲器
電動式揚聲器是Ernst W. Siemens (Siemens & Halske公司創始人)于1874年1月20日申請的揚聲器原型專利。此種揚聲器是讓帶支撐系統的音圈處于磁場中,以便使振動系統保持軸向運動。當時主要用于繼電器而不是揚聲器領域。1877年12月14日, Siemens申請了號筒專利,在一個移動的音圈上面附著一個羊皮紙作為聲音輻射器,羊皮紙可以制成指數型錐體形狀,這是第一個留聲機時代的號筒實型。
1898年,英國Oliver Lodge爵士進一步依照電話傳聲筒的原理發明了錐盆喇叭,與我們所熟悉的現代喇叭十分類似,這個發明決定了現在99%的現代動圈揚聲器的結構Lodge爵士稱為“咆哮的電話”。不過這個發明卻無法運用,因為直到1906年Lee De Forest才發明了三極真空管,而制成可用的擴大機又是好幾年以后的事,所以錐盆喇叭要到1930年代才逐漸普及起來。
又過了整整25年,20世紀20年代,無線電廣播出現。C. W. Rice 和E. W. Kellogg發表了劃時代的論文“新型非號筒式單元”,詳細介紹了直接輻射式揚聲器,利用這個理論設計的Radiola 104音箱風靡美國。
靜電式揚聲器
靜電揚聲器是利用加到電容器極板上的靜電力而工作的揚聲器,就其結構看,因正負極相向而成電容器狀,所以又稱為電容揚聲器。揚聲器作為一個電聲換能器件,我們就不得不從人類懂得電與聲的轉換關系開始說起。早在1837 Page就開始應用電磁體發聲。但人類真正知道電與聲轉換的神奇是在1876年2月14日,Alexander Graham Bell提出了歷史上最重要的一份專利“電話”之后,該項發明讓人類的聲音從此可以傳到比叫喊更遠的地方。電與聲的轉換關系從此后深入人心,研究的人也就越來越多。
貝爾
為了更好的回放記錄被記錄下的聲音,1910年,S. G. Brown將驅動力和振膜分離,發明了armature'電樞耳機。而在1910年,Baldwin 又發明了balanced armature平衡電樞耳機。電樞式耳機是在一個U型的磁鐵的中間架設可移動鐵片(電樞),當電流流經線圈時電樞會受磁化與磁鐵產生吸斥現象,并同時帶動振膜運動。1917年,Wente 和Thuras設計了電容式麥克風。到了20世紀30年代中期,根據電容式麥克風原理,靜電揚聲器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