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規格:
B&W 802 D4
類型:三音路四單體低音反射式喇叭
推出時間:2021年
使用單體:采用1吋鉆石高音單體一支、6吋FST中音單體一支、8吋低音單體二支
頻率響應:17Hz-28kHz(+/-3dB)
靈敏度:90dB(2.83V)
平均阻抗:8Ω(最低3Ω)
二次、三次諧波失真:小于0.3%(100Hz-20kHz)、小于1%(70Hz-20kHz)
外觀體積(WHD):413×1,218×602mm
重量:88.10公斤
我在音響論壇397期寫B&W801D4時,特別把B&W的開創歷史從頭到尾講了一遍,這次寫802 D4,我就不說了,有興趣者請自己找397期來看。至于800 D(Diamond)的歷史,可以從2005年說起,那是D1時代(2005年-2009年)。2010年推出D2系列(2010年2015年)。2015年推出D3系列(2015年2021年)。2021年則推出D4系列。與D3系列不同的是,這次并沒有推出800 D4,而是以801 D4來取代,其余802 D4、803 D4、804 D4與805 D4則一如往昔。
價差38萬元臺幣
許多人會覺得奇怪,既然有了801 D4,為何還要推體積稍微小一點的802 D4呢?從外觀上,802 D4與801 D4可說完全一樣,只是箱體略小一點、10吋低音單體改為8吋低音單體而已。而在規格上,二者的差異非常微小,幾乎可以忽略,只是801 D4重100.60公斤,而802 D4重88.10公斤。然而在售價上,801 D4定價1,490,000元臺幣,而802 D4只要1,110,000元臺幣,二者價差38萬臺幣。到底B&W的產品規劃人員是怎么想的?
其實道理很簡單,純粹是市場考慮,尤其是針對日本與香港的市場。這二個地方都是B&W很重要的市場,而他們的聆聽環境普遍都是比較小的,801 D4的二個10吋低音單體對日本與香港聆聽空間而言,低頻量感可能會太多了。而802 D4二個8吋低音單體會比較適當。何況,當801 D4與802 D4存在著38萬臺幣的價差時,會更進一步地吸引音響迷去購買802 D4,畢竟低頻量感已經夠了,而且其他地方二者根本一模一樣。其實不僅是日本或香港,即使在臺灣,聆聽空間比較大,但802D4的需求量還是遠大于801 D4,可見音響迷都懂得精打細算。
圖文轉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802 D4的箱體外觀設計是典型的Form Follows Function,水滴型的高音、中音箱體不僅美觀,而且實用效果強。低音箱體采用一體成形的U型結構,不僅擺脫矩形箱體的缺點,而且抗震能力強。
技術含金量超高
我常說,買B&W喇叭是非常劃算的,因為他們的技術含金量非常高,而售價又很合理,除了鸚鵡螺的價格已經漲到以前買的人大呼賺到了之外,其他喇叭型號的價格與他廠相比,根本不能用「合理」來形容,而是「偏低」。
到底802 D4擁有什么技術含金量呢?外觀我就不說了,這是很主觀的,有人說漂亮,有人不喜歡。但是,以下我列出的技術指標,您可以拿來跟市場上其他售價相近的喇叭比比看:
第一、先說諧波失真,802 D4的二次、三次諧波失真小于0.3%(100Hz-20kHz),如果從70Hz-20kHz量起,諧波失真是小于1%。對于喇叭而言,這樣的諧波失真數字是很低的。其他喇叭廠呢?大部分從來不標諧波失真,只有少數如KEF才會標示,因為標示出來的數字可能會很難看。
第二、再來說高音單體的獨立箱體,那是以金屬制成的水滴狀長管,可以有效吸收高音單體背波。而其他廠家呢?想模仿可能也受制于專利保護吧?
第三、接著說中音單體的箱體TurbineHead,這個箱體也是整個以鋁合金制成,打磨成水滴狀,內部更是充滿制震設計。光是這個TurbineHead的制造成本說不定就是別廠整個箱體的制造成本,更不要說高音箱體與中音箱體獨立于低音箱體之外的好處。
802 D4的高音箱體與中音箱體都是以鋁合金實體制成,并非薄薄一片。
U型低音箱體
第四、802D4采用鉆石振膜高音單體,雖非獨家,但市面上僅有少數幾家使用,好處是頻域高端可以拉得很高,提升泛音再生的完整性。
第五、802D4的低音箱體是以多層夾板黏合之后,以壓力壓成U形,U形的前方開二個孔安裝低音單體,U形的后方則以金屬板相連固化,這樣的一體成形箱體市面上有幾家喇叭廠這樣做呢?大部分廠家都是以六塊板子黏合制成箱體而已。
第六、802D4的低音箱體上方與Turbine Head相接之處是以一個鋁合金座連接,而非二者直接鎖上,其目的就是為了隔開中音箱體與低音箱體的震動。這樣的做法在其他喇叭廠看得到嗎?更不要說那個鋁合金底座表面以高級的Connolly皮革覆蓋,看起來就跟頂級汽車內裝一般豪華。
第七、802D4的U形箱體里面還有Matrix架構,用來補強箱體,將箱體本身的震動降到最低。別的喇叭廠雖然也有不同做法的箱體補強方式,但如B&W這種Matrix結構者并不多見。
第八、802 D4的中音單體采用Continuum振膜,這種振膜強韌質輕,不過有些廠家也有自家的特殊振膜材料(如Yamaha的Zylon),所以不能算是獨家含金,但也有其特別之處。第九、中音單體所采用的固定懸邊FST是B&W的技術特點,別家并沒有這種懸邊。
802 D4采用鉆石振膜高音單體,以及Continuum振膜中音單體。
新型彈波
第十、802D4的中音單體內部彈波采用BiomimeticSuspension,這種彈波從量測上可以確定性能比一般彈波好很多,降低失真,到目前為止我還沒看到別家中音單體有采用類似這種彈波者。
第十一、802D4的低音單體采用Aerofoil三明治結構振膜,又輕又硬,而且錐盆中央還使用了Anti-ResonancePlug,雖然也有其他家使用類似振膜結構者,但也值得一提。
第十二、802D4的分音器鎖在背面大塊的鋁合金背板上,充分達到散熱功能。他廠分音器很少看到有裝置散熱片者。
第十三、802D4的那二個低音單體并非直接以螺絲鎖在面板上,而是以厚實的鋁框框住,再鑲入箱體金屬面板上,這樣的做法可以降低低音單體運動時對箱體的影響。
第十四、802D4的底座設計非常堅固,而且提供滑輪、圓形腳座與錐形腳座三種跟地面的接觸方式,設想周到,還可牢牢固定。他廠則很少看到有這么方便使用的設計。
802 D4的低音單體先套入外框,再鑲入低音箱體。
隱形戰機
第十五、802D4的整個喇叭箱體都是弧形的,看不到直角直線,也沒有二二平行墻面,這樣的箱體不僅可以降低箱內單體背波的負面影響,同時也降低箱體邊緣聲波繞射的影響,還可將整個箱體當作一個聲波擴散器,這樣的箱體設計簡直就是隱形戰機,在他廠中也很少見。除此之外,802D4的Bi Wire設計、低音反射孔隱藏在底部朝下發射、漂亮的木皮就不多說了。
鑒聽工具
看過以上十五處802D4的技術含金量之后,您可以將它們拿來跟其他價格相近的喇叭做比對,先不管聲音表現如何?光是這十五處差異就會讓802D4勝出了。當然,無論技術含金量多高,最終還是要以實際聆聽決勝負。從世界各地早有許多專業錄音室采用B&W的喇叭做鑒聽工具來看,包括著名的倫敦Abbey RoadStudios,您就可以想象B&W在專業領域的地位。這也難怪,他家喇叭的諧波失真那么低,對于要求中性低音染的錄音室可說非常適合。
前面已經提過,802D4與801 D4差別僅在于低音單體的尺寸與重量而已,其他二者都完全相同。到底這二個10吋低音單體與二個8吋低音單體的差別在哪里?二個地方,一處是頻率響應往下延伸到15Hz(802 D4為17Hz),另一處就是二次、三次諧波失真小于1%延伸到30Hz(802 D4為70Hz)。換句話說,純粹以性能來說,二者僅差在低頻這一點點而已,而這一點點就是38萬臺幣的差距。假若您的聆聽空間不大,您是要多花38萬臺幣呢?還是會省下這38萬臺幣,投資在別處?其實,就我實際聆聽的經驗,在我家那么大的開放式空間,802 D4的低頻量感都已經非常夠了,您還有什么好怕的?
上次在家里聽801D4時,我用了四套擴大機來伺候它,聽到的聲音表現有四種。而這次我只有用WeissDAC 502當串流訊源、以emmLabsTSDX CD轉盤搭配WeissDAC 502播放CD。Weiss DAC 502直入Pass 350.5后級,跳開前級,這也算是直球對決,可以聽到最多的802 D4原音。
這是低音單體的結構,框架結實,振膜采用Aerofoil三明治結構。
音質醇美
802 D4的音質醇美,聽任何音樂都一樣,好像打磨得很精細的木刻或石雕,又好像細致的魚肉中不帶一根細刺。聽音樂時不會有毛躁感,也不會有毛邊。而且音場特別寬廣,音樂一出來就會讓人有豁然開朗的感覺,不會綁手綁腳。此外整個音場非常透明,非常干凈,非常純凈。聲音穩固飽滿,樂器人聲形體浮凸,定位清晰。以上是聽過半小時之后,802D4給我的整體印象。這些印象跟我以前在聽801D4時沒有什么差別,我猜,如果不是播放特別強調低頻的音樂,802D4與801 D4擺在一起同時唱歌,可能也很難分辨。
低頻表現優異
802 D4的低頻表現非常優異,不僅量感足,形體凝聚,往下沉潛到很低時會轉成軟Q迷人,而且低頻解析力超強,能夠讓人清楚分辨低頻的樂器或「行進軌跡」。當我聽LisaBatiashvili演奏小提琴、歐洲室內樂團伴奏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改編曲時,一開始的大鼓聲非常飽滿,下盤扎實穩固,鼓形又清楚,而且可以清楚聽到鼓槌跟鼓皮接觸剎那的質感。那一顆顆圓滾滾飽滿的鼓聲真的迷死人了。
聽LeonardCohen最后一張專輯「YouWant it Darker」的同名曲時,更讓人驚訝802D4對于低頻段的控制力與解析力。我聽過有些喇叭在聽這首曲子時的低頻糊成一團,但802D4卻非常清楚、低沉,而且絲毫沒有模糊。從這首曲子的表現中可以清楚明白802D4的低頻解析力真的很優。同樣的,聽LeonardCohen那張「TenNew Songs」中的「Bythe Rivers Dark」時,更能體會802D4的低頻段多厲害。那飽足的低頻軟Q又不散形、彈來彈去又能抓得住,而且低頻尾巴很清楚,完全不會模糊,這樣的低頻再生能力真的夠資格當鑒聽喇叭了。
這是802D4的FST中音單體,放入箱體后從背后以一根固定桿將單體僅僅固定在水滴箱體前緣。
沉得下去
802 D4的低頻往下延伸能力很強,當我聽玉置浩二唱的「Akarino Tomoru Tokoroe」時,那電Bass可以一直往下鉆,而且很清楚,不是糊的,也不是散開的,可見802D4對于低頻段能夠抓得很緊。請注意,我說的抓得很緊是指控制力很好,不是說低頻聽起來很緊。802D4呈現的低頻該松就松,還是依然能夠維持完整的形體。
聽另外一首「Yasou」時,不僅僅電Bass迷人,那腳踩大鼓的噗噗聲配合清脆的小鼓聲,再度呈現一種讓人著迷的低頻音響效果。
提到低頻表現,腳踩大鼓是免不了的,當我聽江蕙唱的「月娘啊,聽我講」時,那腳踩大鼓與電Bass所合力塑造出來的噗噗聲真是太美了,又扎實又飽滿、又凝聚又有彈性,而且收束很快。聽「舊情也綿綿」時,腳踩大鼓的噗噗聲也一樣迷人。
嚴格說來,802D4的低頻表現變化多端,唯一不變的是錄音時怎么樣它就表現出怎么樣的低頻效果。例如我聽BryanWhite那首「That’sAnother Song」時,他的電Bass低頻就很柔軟,而腳踩大鼓還是一樣扎實短促,也就是說802 D4可以同時呈現二種不同風味的低頻,其實這就是忠實傳真。
802 D4中音箱體內部結構圖。從圖中可以看到制震設計。
爽朗寬松
802 D4的中頻段爽朗寬松,厚度夠但又不過度濃郁,中氣足音像凝聚又不會有侵略性。當我聽Leonard自己唱的「Famous Blue Raincoat」時,那種寬松雄厚、充滿磁性又清晰的嗓音真的讓人愛死了。而聽DianaKrall那張「Livein Paris」時,她的嗓音簡直就是女版Cohen,同樣具有爽朗寬廣又帶磁性的美感,而且可以聽出Krall的中氣飽足。
再來聽江蕙的歌,她的嗓音不僅嬌柔,還充滿Power,音域比Diana Krall高很多,但802 D4唱出來還是一派寬松,不尖不緊,聲音線條凝聚,但不會有侵略性。老實說,用802D4來聽江蕙唱歌,更能明白江蕙唱歌有多厲害。
甜潤到極點
802 D4的高頻段很清晰,很凝聚,又能抓得住,不會飆出來。而且高端的延伸能力很好,感覺好像會有香味飄出來。當我聽SueyePark所演奏的「JourneyThrough A Century」時,她那把琴簡直就像沾了蜜,甜潤到極點。這種小提琴的美質真的不是一般喇叭所能發出,我想可能跟那個鉆石高音單體有關。雖然小提琴的基音音域大部分是在中音單體發出,但其豐富的泛音是高音單體在負責的,高音單體的向上延伸能力越強,代表泛音的再生越完整,小提琴本身的美質聽起來就越吸引人。
而聽帕爾曼演奏的「YentlPapa, Can you hear Me?」(JohnWilliams的電影音樂),那把小提琴的音質真美,而且甜柔,光澤瀲滟,聽起來一點都不噪耳。小提琴不噪耳也是802D4的特色之一。再聽希拉里演奏的巴哈無伴奏小提琴組曲時,入耳的小提琴聲音也是美得無法形容,我腦海中瞬間聯想到的就是很好吃的愛文芒果。鉆石高音單體一般而言可以往上延伸到70kHz,有的甚至可以上達100kHz,可惜使用鉆石高音單體的喇叭都不便宜,想要以較便宜的價格買到鉆石高音單體喇叭,我看大概就是805D4了。
這是802D4低音箱體的內部Matrix結構。
晶瑩成形
802 D4的鋼琴屬于晶瑩凝聚形,有如滾珠,又帶有溫潤的木質音色。當我聽魯賓斯坦演奏的肖邦「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時,鋼琴音粒不沉重,是靈巧晶瑩那種,管弦樂則是柔細溫暖平衡。聽魯賓斯坦三重奏團所演奏的舒伯特鋼琴三重奏時,鋼琴清爽、溫暖、音質美,而且鋼琴音粒很實體,形體很凝聚。
不過,當我聽CyprienKatsaris所演奏的圣桑第三號交響曲改編為鋼琴曲時,802D4的鋼琴卻呈現另外一種美感,那就是低音弦振所帶來的豐富細節、泛音,聽起來好像整支喇叭在發功,射出瑞氣千條般。請想象一下漫畫是怎么畫瑞氣千條的,那就是我聽802D4唱這首曲子時的腦中畫面。
802 D4中音單體的嶄新彈波Biomimetic Suspension。
寬松震顫
802 D4不僅是大提琴、鋼琴迷人,大提琴也非常迷人。當我聽馬友友那張「Comfort & Hope」時,大提琴的聲音也美得讓人心碎,那種寬松的摩擦細微振顫美感好像一股暖流穿過心臟。再聽Maisky那張「Adagietto」,內中改編馬勒第五號交響曲的第四樂章「Adagietto」只有大提琴與豎琴,我所聽到的大提琴音響效果也是美得讓人心碎,而且好像夏天緩緩吹過的涼風,讓人渾身舒暢。從802D4能夠唱出那么豐富的大提琴細微擦弦振顫中,我可以窺知那二個8吋低音單體不僅身強體壯,能夠發出巨大的聲能;而且還身輕如燕,可以飄來飄去,盡顯細微的「PM2.5」。
當我在聽弦樂四重奏時,發現802D4的弦樂線條很凝聚,而且浮凸有立場感,定位也很清晰,彷佛去掉一層薄紗一般。例如聽QuatuorEbene所演奏的貝多芬弦樂四重奏時,彷佛就像一張照片經過后制,光澤提升了、亮度增加了、色彩豐富了,影像更實體。那四把弦樂器有如加了適當的陰影,從平面轉為立體。
802 D4的背板是整片的鋁合金,分音器就鎖在這片鋁合金上。
鋼弦吉他真美
802 D4唱起鋼弦吉他時特別好聽,那種清脆甜潤又帶著柔柔彈性的聲音也很迷人。當我聽Kate Wolf的「Close to You」專輯中的「Unfinished Life」時,伴奏的鋼弦吉他不斷發出清爽的甜味,甚至包括Kate Wolf的嗓音聽起來也帶有清爽的甜味。聽Nils Lofgren那張「Nils Lofgren Band Live」時,鋼弦吉他的美聲再度占滿整個大腦。有些喇叭聽這張唱片時會嫌鋼弦吉他噪耳,但我聽完整張唱片也不覺得噪耳,反而有意猶未盡之感,我想原因就是鋼弦吉他的聲音太美了。
不會亂不會蒙
802 D4在唱大編制音樂時,顯得特別干凈、特別清楚、不會亂、不會蒙,我想這跟它的層次感很好有關。換句話說,802 D4能夠將原本音樂中的層次還原,讓樂器不會前后左右擠在一起,讓我可以聽到音場中有條不紊的表現。例如我在聽默林茂的電影配樂精選「Ume1、Ume 2」時,音樂中的大片弦樂群、打擊樂、其他樂器聽起來磅礡澎湃,但卻很有秩序,聽起來順耳。而聽電影配樂「1492」時,音樂的規模感很龐大,音場的寬度與深度拉得特別開,合唱、低頻、各種樂器的交織很有層次,不會亂成一團。
再聽「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電影原聲帶中那首「Portals」,一開始的大鼓聲威猛無比,接下來的管弦樂澎湃洶涌,有如驚濤拍岸般層層涌來。那管弦樂的厚度與柔軟細致好像會把人整個裹住,802D4能夠發出的聲音能量真的驚人啊!
802 D4的中音箱體與低音箱體連接處是一塊鋁合金座,外表以高級的Connolly皮革覆蓋,貴氣十足。
動靜皆美
再聽鄭明勛指揮費城管弦樂團的蕭士塔高維契「第四號交響曲」,這是一首充滿狂暴與寧靜強烈對比的管弦樂,我大概先試了一下音量,看看802D4能夠承受到什么程度,接著就以測試過的最大音量來播放。當然播放的時間不長,否則難保鄰居不會來敲門。但即使播放時間不長,我也已經全然體驗到802D4的驚人音壓。當狂暴的樂段出現時,那大鼓打出來的震波彷佛可以將前面的管弦樂一股腦推送出來,那種震撼力是很驚人的。而當音樂來到沉靜處時,802D4彷佛進入清澄世界,音場中細微的樂器演奏彷佛浮在空氣中。當音樂狂暴時,我發現802D4的樂器音像、輪廓都還很清楚,也沒有撕裂的感覺,這代表802D4的確能夠承受大功率。而當音樂沉靜時,那些細微的樂音也是那么清楚浮現,這代表即使很小的功率輸入,802D4還是能夠很靈敏的驅動喇叭單體。換句話說,802D4可以耍得動關刀,也可以刺繡,動靜皆美。
圣桑的第三號交響曲「管風琴」不僅好聽,也是音響迷試機的軟件之一。您聽過鋼琴改編版嗎?CyprienKatsaris所演奏的這張鋼琴版圣桑第三號交響曲不僅氣氛好,而且音響效果足,值得您收藏。
百萬臺幣首選
B&W 802 D4的造型設計可說是典型的Form FollowsFunction,而且還能設計得那么漂亮,環顧市場上,能夠有這么杰出造型的喇叭并不多。而它的聲音表現更是錄音室鑒聽等級,能夠擠出樂器的原汁原味,好聽音染又低。更厲害的是,它可以很細致,也可以發出獅吼功,全方位適應各種音樂。老實說,如果我要買100萬臺幣左右的喇叭,一定會將B&W802 D4列為首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