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耳對于音場的感知,除了“寬度”以外,其實還包括了位置感和深度感等,那我們又該如何對這些感知做出正確的理解和判斷呢?今天就和大家再做個探討。
一、音場的位置感
音場的位置感,我們可以理解為包含兩個要素:
其一,音場作為一個整體所呈現的“舞臺”輪廓形狀,以及人耳對于整個舞臺的方位距離感知;
其二,“舞臺”內不同音像(樂器、歌手)的分布排列。
好的音場“舞臺”輪廓,應該讓聽眾可以清晰而正確的感知音場的“前后高低”,好的“舞臺”距離,也應該遠近適宜——通俗的講,用耳朵就能“看見”舞臺在正確的高度、正確的距離呈現于面前,并且輪廓形態也是如錄音現場一般準確的。而好的舞臺內音像分布,同樣應該做到通過聽感,就能正確感知各個樂器、人聲的定位,是忠實還原錄音現場的原貌。
一些有豐富聽音經驗的發燒友,在測試系統的時候,都習慣使用交響樂來做測試曲目,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交響樂隊的樂器分布有明確規范,同時樂器的排列也有多個層次,因此使用交響樂能很容易地分辨出各個樂器之間的排列形態是否正確,從而直接就能判斷音場定位是否調試到位。
在調節音場的位置時,“舞臺”高度應該于兩耳水平線基本持平,太高的話會讓音場如飄在半空一樣,而“舞臺”與人耳的距離,在車內應該調至中控臺附近,離人耳太近其實并非好的聽感,但如果距離太遠,則難免又會讓人感覺“虛無縹緲”。
二、“音場的深度”
音場的“深度”,可以理解為“舞臺”的深度感,如果以交響樂來理解,我們可以理解為,衡量舞臺深度的標尺,是交響樂團中排最后的樂器的位置(例如定音鼓或管風琴)。
在汽車印象中,很多人都追求讓舞臺深度“破窗而出”,也就是在感知上超出前擋玻璃,去到車頭引擎蓋上方。這其實就和談音場寬度時人們追求“寬至兩側倒后鏡”是一個道理,在汽車音響調音中,好的音場形態確實應該讓人感覺“音場不局限于車廂之內”。但同時我們也必須理解,好的音場深度不等于“越后越好”,如果片面把“靠后”等同于好的深度感,則調音時反而容易導致音場被人為扭曲,例如變成音場過深,又或者原有的音場距離或者樂器排布密度、層次被拉疏,這些都會造成不良的音場聽感。
那么正確的音場深度應該如何把握?在使用交響樂做測試時,我們可以留意小提琴/鋼琴與定音鼓/管風琴之間的距離是否準確合理,這兩組樂器在交響樂中,一般都是排最前和最后的樂器,因此也正好可以用于衡量音場的深度感是否正確。當然還要留意一點,好的音場深度往往還和“堂音”(混響)是相關的,畢竟在錄音現場,真正最靠后(代表錄音現場絕對深度)的音像,其實應該是后方反射回來的混響,因此我們在汽車音響調音的時候,也必須充分考慮這個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