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中國電子音響行業的丹麥考察交流活動有一項重要任務是前往2家與音頻緊密相關的創新孵化園交流學習。
10月7日一早我們首先到訪中丹創新中心。2015年哥本哈根大區投資促進署與中國電子音響行業協會聯系希望合作創立一個孵化器,當時我們推薦了一家有丹麥背景的會員企業參與了該孵化器的投資。2016年開業時,協會組織了一個代表團參加開幕典禮。經過幾年的發展,這個孵化園發展得怎樣呢?
中丹創新中心目前占據了2個樓面,每個樓面約有1千多平方米,其中4樓整個樓面的創新項目都是跟音頻相關的,叫Sound House。據該中心項目經理Jimmy介紹說這個House是丹麥唯一的完全針對音頻的孵化器,從這里已經走出去好幾家成功的音頻企業。幾年前我們代表團見到的一個3人組成的音樂節音頻產品的開發創新團隊,他們拿出的實驗樣品還非常的原始粗糙。但是經過幾年的發展他們現在已經是一家有一定規模的音樂節周邊產品的制造商。
丹麥國土面積很小,人口也只有500多萬,但丹麥孕育出了好多好多在某些細分領域內世界頂級的品牌和公司,像馬士基的物流,嘉士伯啤酒,Oticon的助聽器等都是耳熟能詳的品牌。丹麥資源沒有挪威豐富,所以只能通過不斷創新來尋找生存的基礎。
聽到一個跟我們音頻相關的創業故事。北歐音樂節特別多,有音樂節就會有酗酒,酒后伴隨快節奏的音樂有人癲狂,有人需要發泄。而這時的音箱往往成了那些酒精上頭的瘋狂者的發泄對象。有人就想能否提供一款可以任由人踐踏而不壞的音箱,他要像一只不死鳥,任你百般摧殘,我卻依然歡歌笑語。這款產品上市后果然大受歡迎,至于外觀樣貌,他生來就是要被摧殘的,就無緣漂亮和精致了。
10月11日我們拜訪的第二家孵化園是利用B&O老廠房改建的,叫Sound Hub。帶我們參觀交流的是該孵化器的CEO Peter先生。Peter先生也是我們的老朋友了,上次代表團來丹麥考察也是Peter接待的。Peter原來是B&O的CTO,有著豐富的從業經驗,退休后一直致力于扶植年輕人的創業工作。
這次對B&O老廠房改建成創新工場,Peter傾注了大量精力。B&O這個老廠區建造于1958年,建筑面積有20000多平米,目前規劃都用于創新工場。
Peter給我們介紹了為什么要創立這個Sound Hub。Sound Hub位于丹麥的西北部一個叫Struer的小鎮,人口不多,但當地有一個世界聞名的企業,B&O。由于全球制造重心的轉移,Struer本地也不再是一個電子產品的制造中心。但當年圍繞著Struer的相關配套產業依然還有很多,周邊有2個著名的高校,奧爾堡大學和奧胡斯大學。最主要的是一批行業頂尖的技術專家可以作為創業導師來輔導那些創新項目。
另外,B&O是一家頂級音響制造企業,在老廠區已拆除了生產流水線,但堅固的地下結構和空間依然保留了非常完善的各類音頻實驗設備,像超大空間的消聲室,震動和老化設備都很齊全。
目前Sound Hub里有100多個項目正在推進,我們到訪當天在奧爾堡市正好有個創新展覽會,所以沒能見到創新工場的項目團隊。但Peter跟我們詳細介紹了一些創新的項目。在這里孵化的創新項目有來自荷蘭、美國、澳大利亞以及丹麥本土的,涵蓋了揚聲器、游戲類、專業音頻處理、聽力改善、健康、智能人工、場館聲學等。Sound Hub為創新項目提供項目立項、團隊建立、創業融資、項目輔導等全方位的協助,每年還舉辦多次面向全球的創新比賽。
Sound Hub免費提供為期幾個月的創業培訓課程,每個月會集中幾天請導師講解一個創業團隊必須學習的項目管理、團隊建設、融資方面的知識。Peter特別強調歡迎中國的創業團隊去丹麥參加短期的培訓或項目交流,他們可以提供非常全面的指導和服務。看到幾個已初步達到商業推廣價值的項目,我們代表團的小伙伴已忍不住提出進一步合作的希望。
是的,丹麥人口和國土面積不大,但他們多年在音頻領域積累的技術研發能力以及前瞻性的學術研究對于中國今后音頻產業進一步的拓展有極大的幫助,中丹兩國互補性強,丹麥的創新研發能力與中國快速制造能力的結合是一條相得益彰的雙贏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