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風光無限的KTV正在落幕。前段時間,另一家知名KTV品牌“錢柜”在全國多地也傳出關門的消息,很多人都在問:曾經的全民娛樂行業要就此消失了嗎?你還去KTV嗎?
記者來到南京江寧竹山路上的一家大歌星KTV,附近的商家告知說上月就結束營業了。珠江路上的一家曾經以價格親民著名的“A GOGO”量販KTV也銷聲匿跡,說起KTV,很多80后、90后比較熟悉,2005年左右,量販是KTV進入南京市場后便迅速流行開來。去KTV唱歌,就像跟朋友聚會一樣平常。但如今,這批人的興趣趨向越來越弱。
市民:現在一年大概也就去2、3次,去的比較少。
市民:畢業之后就不去了,沒什么玩的。
除了大家越來越享受休閑娛樂項目帶來的獨特體驗外,手機唱K軟件的流行也對傳統線下KTV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唱吧、K歌達人等軟件可以直接在手機上唱K,并且有評分功能,互動性強,同時規范的版權費也讓KTV的歌曲更新偏慢,遭到不少年輕人嫌棄。
據了解,類似像鉆石錢柜KTV這樣的全國連鎖大店每年的版權費需繳納2千萬元,控制三公消費后,占大頭的洋酒消費明顯受限,本身營業能力單一的KTV,成本越來越高,河海大學商學院教授陳剛說,這也是一輪必然的洗牌現象。
據業內人士估計,去年一年,南京關門的KTV就有50家。大歌星在南京市場也不會一下子結束,接下來很可能會對市區內的幾家店進行升級改造。陳剛也表示公眾的娛樂需求其實很旺盛,KTV唱歌作為公眾娛樂的一種重要方式,關鍵是怎么去做特色,朝個性化方向發展。這么多年一塵不變顯然是自身轉型太慢。
2005年左右,量販式KTV進入南京市場后便迅速流行開來,80后、90后去KTV唱歌就像跟朋友聚會一樣平常。但隨著“大歌星”、“錢柜”等知名KTV門店的退出,引發了人們對KTV行業是否將引來關門潮的思考。
那么縱觀海外,卡拉OK,或者KTV這樣的事物在市場中又是怎樣的存在?如今分別有著怎樣的經營環境與社會文化?
卡拉OK源于日本。此后廣泛流行開來,形成包括中日韓在內的亞洲國家風靡良久的社會文化。現在就讀于早稻田大學的中國研究生楊長明告訴我們,目前為止,日本人依然很喜歡下班后卡拉OK一下,而且在東京,卡拉OK的場所有中國式和日本式不同類型,也體現了中日K歌文化的些許差異:
楊長明:卡拉OK這種模式發源于日本,卡拉OK里邊跟國內有點區別的是什么?可能也是日本的這個國土面積比較有限,所以他們的卡拉OK里營業面積都不是很大,包房里頭內部設施也沒有國內那么豪華,就是很簡單,以唱歌為主,然后加上簡單的一些酒水服務,還有一些中國在東京比較繁華的地區也經營卡拉OK的門店,所以我們可能一般和朋友的話會去兩種,一種是中國人開的卡拉OK,一種是日本人開的,中國人開的卡拉OK相對來說比較符合中國人在國內去KTV的感覺,中國的歌曲翻新很快。日本人普通的卡拉OK重點內容都集中在音響的播放上,然后里面會有中文歌曲、韓國歌曲及英文歌曲,因此這邊外國人很多,所以這樣的情況,歌曲最后可能可以制作成CD,自己錄制。
相比于中日韓等亞洲人對此的熱衷,在歐美系相當一部分國家里,KTV這樣的場所原本很難尋見,或許其中有版權費實在太高,要是開KTV很快就會破產的成本考量;但是更重要的因素還是取決于大眾娛樂的消費習慣,這一點在移民國家澳大利亞表現得頗為明顯。全球華語廣播網特約澳大利亞觀察員胡方告訴我們,近年來,澳大利亞KTV場所從無到有的變化。
胡方:雖然絕大多數人都知道卡拉OK這種娛樂方式,但是真正參與過的和平只有1-2次,甚至從來沒有過,澳大利亞大多數的卡拉OK都是聚集在唐人街或者是日本移民、韓國移民聚集的城鎮。由于很多澳大利亞的亞洲移民并沒有辦法很快融入到澳大利亞本土的娛樂方式當中。比如像泡澳大利亞本土的酒吧,或者是去看澳大利亞的澳式橄欖球,所以一些具有亞洲特色的娛樂方式在亞洲移民情侶當中成為他們很少可供選擇的娛樂項目。所以這些開在唐人街、韓國鎮、日本鎮邊上的卡拉OK廳往往生意火爆,同樣的情況也在像是羽毛球館、乒乓球館、三國殺游戲室等具有亞洲特色的場所當中出現。
隨著亞洲移民的涌入,眼下澳大利亞很多亞洲人聚集的社區正在出現“公寓型KTV”。
胡方:比如像我住的社區,之前只有游泳池、桑拿房和健身房,但是去年時候,物業就把一間空置的房屋變成了乒乓球室。而今年下半年小區物業業主的議程當中就包括是否要把另一件公共活動室變成卡拉OK練歌房。雖然決議最后還沒有通過,但是現在小區物業已經提前把電視機給裝了上去了,看來離我可以在小區里邊一展歌喉的時間不遠了。
最后,我們到喜歡歌唱的民族俄羅斯去看一看。全球華語廣播網特約駐俄羅斯觀察員張舜衡介紹,俄羅斯KTV,雖然對于商家來說,不存在版權的問題,但對于俄羅斯民眾還是一種非常小眾的娛樂休閑方式。
張舜衡:首先KTV,俄羅斯只被稱之為卡拉OK,比如在圣彼得堡,裝修稍微豪華一點的卡拉OK也只有三家。民眾參與度很低,其次在僅有的幾家KTV內部,幾乎沒有包房設計,而是一個大廳或幾個小廳,完全開放式的場所。很像國內80年代的夜總會,客人要先向工作人員點歌,然后當著大廳里所有人的面一展歌喉,為自己的朋友送上祝福。假設只是圈內數位好友需要在小包房里唱歌,俄羅斯人更傾向于組織朋友去郊外的別墅盡興,因為俄羅斯地廣人稀,大部分本地家庭在郊外都有小別墅,天然的自家K歌場所,最后俄羅斯民族開放的性格也造成了這種現象,相比之下去夜店或者酒吧更方便認識新的朋友,通過跳舞去釋放自己的壓力,開懷暢飲、一醉方休,這才是戰斗民族夜生活的正確打開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