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說,hi-fi器材出好聲,是有“竅門”的,沒有抓到竅門的話,在不對頭的地方亂砸重料,是個笨辦法,也往往達不到好的效果。同時,什么是“好聲”,確實是存在地域差異的。不同地方的人、不同文化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人,對什么樣的聲音算自然、好聽、優美,理解是有差異的。由于歐美在hi-fi重播方面是走在前面的,在音樂方面也是發展得最成熟的,因此歐美的好聲標準(以歐美中高檔器材為代表),是目前hi-fi圈的主導審美標準。
相當部分的日本器材、國產器材,屬于沒有抓住竅門,搞笨辦法、在不對的地方亂堆重量,最后也沒有取得好效果的。
日本器材的做工和重料,是業內知名的,當然資深的發燒友也對此必有體會。如果用過日本的中高端器材,肯定有感慨——老的山水也好、天龍也好、馬蘭士也好、Esoteric也好、金嗓子也好、雅馬哈,很多日本中高端機打開機蓋一看,真是重料。做工的精湛自不必說,往往電源變壓器、轉盤的機械結構,都做足功夫。我印象很深的是玩過的一臺天龍功放,電源變壓器整個是嚴密封裝起來的,而且做足固定和避震措施,機器的底板有幾層,用的元件都整整齊齊,跟閱兵式的方陣似的,不像很多歐美機的電容都東倒西歪的。
問題就是這樣工整的做工、閱兵式的元件陣列、嚴密封裝的重料電源、裝甲式的機殼底板,最后出來的聲音,經常是真的“不好聽”。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日本Esoteric的功放。真是碩大的體型、堪稱完美的做工、壯觀的用料,但每次在音響展上聽到,都覺得難聽。
在音源方面(主要是CD機),日本廠家還有一些技術創新、材料和工藝帶來的優勢,但在放大器和喇叭方面,日本人以一流的材料和工藝,卻一直乏善可陳。
反觀歐美的一些hi-fi廠的產品,元件可能東倒西歪,做不到“閱兵式”,電源供應可能僅僅是夠用,機殼敲上去可能框框響,但出來的聲音,就是比日本的“裝甲閱兵式”要自然、好聽。
日本人多年來一直在搞重料,而且這點確實是很令人敬佩的。不管聲音好聽不好聽,人家的做工真的是真材實料、是重料。就算聲音像屎,這種對Workmanship的精益求精態度本身,是值得敬重的。日本人有一種“匠氣”,致力于把機器做好,從外到內都做好。但僅僅從聲音方面講,很多日本的器材,確實是不夠好聽。這種不好聽并非技術上的不準確、失真,而是聲音太一絲不茍、太注重部分方面的素質(比如細膩度、細節表現等),而對整體的把握沒有到位。很多高檔日本器材,細膩度一流,細節表現很好,但是整體上偏干巴巴的,沒有現場音樂的那種豐潤自然感。國內發燒友一直對此有所謂“蘿卜聲”的稱謂。
當然有些日本廠家也對這個問題有所意識,比如Denon,近年來就宣傳歐洲聲的概念,宣揚他的聲音走的是歐式路線。似乎是要和“老日本聲”撇清關系。但實質上只要設計師是日本的,那多少還是有老日本聲的痕跡,不可能真的變成歐洲器材的聲音。這至少說明日本廠家對這個問題也是有所認識的,意識到他們搞出來的聲音,除了本國外,在海外并不受待見。
當然,如我前面所說,即便只是工藝完美這點,加上質量可靠,已經可以保證日本器材的地位。比如我們都知道Accuphase是德國最受歡迎的放大器品牌之一,靠的就是他精湛的工藝和可靠的質量。很多燒友就是沖著它的漂亮外表和扎實做工去掏錢的。我周圍也有這樣的燒友——就是被金嗓子的無敵外觀吸引而購買,而不是被其聲音吸引。
扯開去說下我近幾天一直在聽的索尼ZX2播放器——這也是我寫這個帖子的起緣之一。我覺得這也是個典型的日本產品,日本產品的優缺點,它都占。絕對精良的做工——CNC切削而成,拿在手里一股冷冰冰的機械質感——可以說國磚無一能及,聲音方面,嚴肅拘謹略板,低頻結實、砰砰響但沒有足夠彈性,細節表現非常好,細膩度一流,但中低頻欠飽滿。整體上這是一個聲音過于嚴肅、趣味不夠的玩具,但做工令人敬佩。
我覺得很多日本中高端機器都是這樣——做工一流、聲音嚴肅略板、沒有趣味。如果要具體形容的話,我覺得他們的聲音沒有現場音樂的那種自然的流動感、活生感、豐潤感。要我形容就是No Fun。技術上無可挑剔,但是No Fun。No Fun的東西,對于很多音樂愛好者來說,就難以成為長久欣賞音樂的伴侶。但是短期內聽細節、聽細膩度、聽頻寬動態什么的,都沒有問題。
國產機呢?由于基礎工業的差距、人員素質的差距,還無法做到日本機的那種工匠級別,但是在一點上已經學日本人了,那就是信奉重料。很多發燒友也信奉重料,認為電源部分用功率超大的器件,或者用XX牛,就能保證好聲。前幾天論壇上不是還有人宣揚開關電源必無好聲?那么就一定搞X牛、嚴密隔離封裝,或者電源分體最好。還有就是信奉用各類“發燒元器件”。不少器材的賣點就是用了多少發燒元器件、用了什么電源。
但玩機的經驗告訴我,這些不是“竅門”。在不是竅門的地方亂堆料,哪怕用了世界上最好的電源、最好的元器件,也不能保證帶來很好的聲音。
實例:某國產貴價頂級前級,電源分體、音量電位器是昂貴的進口步進式,對比某非電源分體、普通Alps電位器的美國前級,結果被秒。各方面都差距明顯。那么試問分體的電源、昂貴的步進式音量,都干什么吃的?用在這個賣價不菲的國產前級上,到底算浪費、暴殄天物,還是無用功?
我相信不少做過類似對比的資深燒友,都會有類似的經歷和感受——當一個堆了重料的機器,不敵某用料普通的歐美機,我們想想是為什么?
歐美機當然也有比較重料的,用很重的機殼、貴價元件、重料電源的,都有,但一般就是天價了,而且關鍵是,歐美頂級機的聲音好,最關鍵原因并非那些“重料”,還是本身優秀的線路設計和元件搭配運用。所謂“重料”,只有用在本身優秀的線路設計上、在經驗豐富的設計師手中,才體現出價值,用在一些本身不好的線路設計上、在水平一般的設計師手里,只能是浪費而已。激光鼠版主有一個說法挺有道理:那些依靠堆料的設計師,其實是因為沒轍,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來提高音質了,只能依賴于堆料。
漫談了不少,最后總結5點。
1、歸根到底hi-fi器材出好聲的竅門,是優秀的線路設計,是設計師多年經驗帶來的調整功夫,而不是重料。設計師的水平和實踐經驗最重要。
2、線路本身不好,亂砸重料,屬于砸錯地方,并不能帶來好聲。很可能砸了很重的料,結果還不如一個有經驗有水平的設計師用料很一般的一個作品好聽。
3、發燒友不認設計師的水平,而只認重料,不明智。當然,若買回去就是充門面的話無所謂,就注重外表的話無所謂。
4、很多日本的、國內的設計師,我覺得還是沒有抓住hi-fi好聲的竅門,處于堆料的階層。hi-fi不是高科技,但確實需要長期浸淫的經驗。
5、不能否認的是,由于歐美國家(美德英法意瑞等)一直在音樂文化和hi-fi音響上走在前面,發展得最為成熟,其確立起來的主流聲音審美是無法撼動的。很難去另起爐灶搞出一個能獲得大家普遍欣賞的“日本聲”“中國聲”。無論是日本設計師還是國內的設計師,還是必須向歐美器材學習和借鑒,向歐美的聲音審美觀去靠。閉門造車、不借鑒和學習,想自成一套弄出好聲的hi-fi,在我看來是不可能的事情。就我所見識到的,國內的設計師越是眼界開闊、接觸過的歐美名機越多、學習借鑒越多,越是可能做出好聲的器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