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國內的原創華語音樂劇展演在上海文化廣場開鑼。記者發現,與前幾年的冷清相比,原創音樂劇似乎“火”了。“據我了解,有一個月上海就有17部各種形式的音樂劇在籌備和制作。”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金復載對近年來原創音樂劇熱深有體會,這只是全國音樂劇制作“熱”的一個縮影。
然而,制作一片繁榮的另一面,是當下中國原創音樂劇精品鳳毛麟角的現狀。經過多年培育,原創音樂劇展演的出票情況已經有了很大進步,但仍不容樂觀。即使文化廣場通過場租減半,免費提供舞臺音響等措施幫助劇組“減負”,但票房收入往往連劇組在上海的衣食住行都難以支撐,文化廣場藝術總監費元洪說:“就現階段來說,原創音樂劇離賺錢還很遠。”
市場需要更多好劇補充
從上世紀80年代年創作的《芳草心》開始,中國原創音樂劇事業已經發展了二三十年,國產音樂劇至今也沒有立起一部能夠常演、常盛的“常青樹”.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最好的原創音樂劇也不過能演個百來場,與國外經典一演就是幾十年,上千場不可同日而語。更有甚者,投資幾千萬元的“大制作”來不及登上舞臺就宣告夭折。
有不少批評的聲音指出,音樂劇觀眾看看歐美的“舶來品”就好,不需要再花精力和金錢去搞“原創”。對于這樣的觀點,金復載并不贊同。“我們需不需要反映中國自己文化品位的音樂戲劇?我認為答案是肯定的。”對于劇場經營者來說,這個問題的答案更加明確:劇場不能只通過引進國外劇目來支撐。《悲慘世界》《劇院魅影》《貓》《媽媽咪呀》不僅被集中引進,而且一演就是百場的規模。市場相對飽和,引進成本偏高都呼喚原創音樂劇“補位”。
即使在音樂劇產業高度產業化的英美,幾乎80%的劇目也都是虧本的。“如果因為虧本,大家就都不做,那這個產業永遠立不起來。”費元洪說,“與歌劇、交響樂等古典藝術已經相對定型不同,音樂劇是屬于當代的藝術。它還沒有被定義,仍走在時代的前端。這就意味著,它留給原創者的空間是巨大的。”
只有唱唱跳跳不是音樂劇
面對紅紅火火的音樂劇制作,觀眾們卻不怎么買賬。據介紹,近十年來,國內有上百部原創音樂劇作品,演了幾場就“刀槍入庫”,被業內戲稱為“劇場一日游”的原創作品更不在少數。面對這樣的“窘境”,金復載無奈地表示,不能怪觀眾不喜歡本土作品,與國外同行相比,國產音樂劇顯得稚嫩太多。
西方音樂劇已經有100多年的傳承歷史,從一開始的簡陋到現在的高峰,是長期培養的結果。而中國觀眾一開始就接觸到國外最成熟、最經典的舞臺作品,其欣賞口味已經定型了。業內人士表示:“對于國內的音樂劇創作者來說,面對這樣成熟的觀眾,其影響往往是雙刃劍。一方面,我們能清醒地認識到與國外的差距,另一方面,觀眾很難被現在的原創作品所打動。”
有評論表示,能夠承受住市場考驗的卻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是不少音樂劇創作之初,就不是沖著市場去的。國內不少院團認為有演員會唱會跳,就上馬音樂劇項目。“在國內有一種誤區,認為音樂劇就是唱唱跳跳,這樣的演出形式很容易制作。于是大家‘一窩蜂’都去做音樂劇。”在金復載看來,資金有壓力、創作時間短、原創隊伍和演職人員不專業,這樣草草“炮制”出來的音樂劇,面對口味已經成熟的觀眾,沒有市場也是意料之中。
原創要學會用音樂說故事
“客觀來說,我們還是有一批真正熱愛音樂劇的創作者在努力,但我們的創作遠還沒達到成熟的地步。”金復載認為,創作隊伍專業力量薄弱,是國產音樂劇的短板所在。“國外的音樂劇創作,編劇和作曲永遠‘滾’在一起,是黃金搭檔。”他認為,音樂劇最重要的就是如何用音樂講故事,戲劇性和音樂性相互融合才能成就優秀的音樂劇。而我們現在的創作,往往是編劇與作曲“兩張皮”.“懂戲劇的,往往不懂音樂,而懂音樂的,往往不知道戲劇的內在規律。”
“音樂劇歷史上有很多出名的‘黃金搭檔',從將音樂劇推向輝煌的羅杰斯和漢默斯坦,到《音樂之聲》的創作者,理查德·羅杰斯和奧斯卡·漢姆斯特恩二世,以及《芝加哥》的作曲約翰·坎德爾和福雷德·艾伯等等。即使是被譽為’音樂劇之父‘的安德魯·韋伯,也不可能單槍匹馬完成創作。”
在費元洪看來,大多數的創作者對于如何創作音樂劇沒有很深的了解,還在學習、描紅的階段。“音樂劇是一個音樂建筑,要一塊磚一塊磚地把它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很多作曲家寫的音樂,缺乏戲劇思維,還是用寫單曲的思維在寫。”
盡管原創音樂劇還存在不少問題,業內人士仍保持著樂觀的態度。費元洪說:“現在的音樂劇比起前幾年,已經有了不少的進步。”他告訴記者,文化廣場4年前舉辦首屆原創音樂劇展演時,能符合要求的劇目實在不多,以至于最終只有一部作品上演。到了今年,可供選擇的優質劇目已經超過10部,而這還沒包括中小型制作。“音樂劇市場現在正處于大浪淘沙的階段,原創音樂劇究竟好不好,就讓市場來說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