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呂劇《回家》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戲曲學會獎頒獎匯報演出在濟南舉辦,由山東省呂劇院創排的呂劇《回家》成為獲頒中國戲曲學會獎的第32個劇目。中國戲曲學會會長薛若琳表示,中國戲曲學會獎是專家性獎項,獲此殊榮表明《回家》具備了雄厚的藝術實力。成功源于不斷的堅持,山東省呂劇院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征程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地方“小戲”譽滿神州
作為全國八大地方戲曲之一,呂劇在山東乃至全國均享有較高知名度,在城鄉民間擁躉甚眾。山東省呂劇院則是這一劇種表演和研究領域的“頭牌”,先后涌現出多位呂劇表演藝術家和經典劇目。
1954年,由呂劇名家郎咸芬出演的《李二嫂改嫁》在華東地區觀摩演出大會上一炮走紅,該劇囊括了大會設立的各類獎項,主演郎咸芬更是榮獲“演員一等獎”。之后,該劇進京匯報演出,轟動首都劇壇。
劇目是文藝院團生存的根本,衡量院團興衰與否的標準就是其是否不斷有經典劇目出現。在《李二嫂改嫁》在國內引起強烈反響后,山東省呂劇院又創作排演了《嬰翠》、《畫龍點睛》、《山高水長》、《石龍灣》、《軍嫂》、《苦菜花》、《補天》等優秀劇目。
證書、獎杯是對過去工作的證明,但山東省呂劇院并未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吃老本”。2008年,呂劇成功進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后,山東省呂劇院又新排、復排了諸多經典劇目。僅2009年一年,山東省呂劇院就摘得各類獎項40余個,由于成績突出,該院當年獲評山東省文化系統先進集體。
呼應時代弘揚主旋律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2013年,山東省呂劇院迎來了又一重要節點。當年10月,“十藝節”在山東舉行。作為節儉辦會的生動實踐,《百姓書記》作為開幕式演出劇目登上舞臺,接受了來自全國各地領導、專家、觀眾的檢驗。功夫不負有心人,憑借鮮明的主題、精彩的演藝,《百姓書記》榮膺“十藝節”文華大獎。同年11月,《百姓書記》參加中國戲劇節,榮獲“優秀劇目獎”。
在國家大力倡導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背景下,山東省呂劇院傾全力打造《百姓書記》,有著現實的考慮和長遠的思量。《百姓書記》取材于真實故事,以山東省壽光縣原縣委書記王伯祥的創業歷程為素材,展示出一名共產黨員敢闖敢干、一心為民、把老百姓的事情當做爹娘的事情去辦的公仆精神。
山東省呂劇院院長蔣慶鵬說,發揮文藝作品育人化人的重要功能,抓好文藝家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基礎,提高思想藝術水準是關鍵,突出主題創作是重點,健全激勵機制是動力。“只有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文藝作品生產創作的全過程,才會更好地給人們以情感上的滋養,思想上的啟迪,道德上的教育和價值上的引領。”
堅守呂劇書寫惠民華章
成立至今,山東省呂劇院一直有著惠民的光榮傳統,長年堅持上山下鄉送戲上門,“五十年代到朝鮮,六十年代到福建,七十年代到廣西,八十年代到老山”慰問前線將士,多次被山東省政府評為“雙擁模范”先進單位。近年來,山東省呂劇院更是始終走在文化惠民、育人最前列。
2014年11月29日,淄博市博山區樂疃村文化廣場,山東省呂劇院冒著零下5攝氏度的低溫為群眾演出傳統劇目《姊妹易嫁》。為方便操作樂器,樂隊人員不戴手套,感動了全場觀眾。村民王立蘭說:“唱得真不孬!省里的演員來到山溝溝,這是政府的好政策。”2014年10月18日至11月4日,配合主題實踐教育活動開展,呂劇《百姓書記》前往湖北、浙江、江蘇、安徽、河南五省巡演。祖籍山東的南京市民莊俊彥聽說老家人來演出,倒了3趟公交車趕到了劇場。“想來聽聽老家的味兒。”莊俊彥說,《百姓書記》這一題材反映了一個時代的風貌,塑造了一個真實的優秀共產黨員形象,自己十分愛看。截至目前,《百姓書記》已演出近200場次,并配合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在山東多地巡演,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而在《百姓書記》之后,山東省呂劇院創排優秀文藝作品的步伐沒有停止。從展示臺灣老兵落葉歸根情懷的《回家》,到體現基層孝道的《稱重》,再到復排的諸多地方小戲……山東省呂劇院的編創團隊始終堅持“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的理念,主打“接地氣”、社會效益第一的優秀呂劇作品。藝術的道路上,孜孜追求才有不斷的進步。蔣慶鵬說,山東省呂劇院將以“為人民書寫”和實現“中國夢”為己任,提高作品思想藝術水準,突出主題創作,健全激勵機制,努力打造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