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現代舞帶來前沿理念
重慶芭蕾舞團的排練廳里熱火朝天,來自全國各省區市的學員,都是活躍在演出和教學一線的舞蹈編導,通過聲音與肢體訓練、現代舞編舞技巧以及即興實踐、典型劇目等課程,他們得以了解來自世界最前沿的舞蹈發展動向,為今后的工作實踐積累更多經驗、開啟更多可能。
亞拉姆·卡米此前曾多次來華演出,與中國舞蹈家有過不少交流。他認為,中國舞者在古典舞和芭蕾舞方面經驗豐富,現代舞上卻有所欠缺。幾天來,亞拉姆根據學員的身體條件和接受程度因材施教,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中國舞者打開思路、解放身體。“舞蹈的內涵極其豐富,觀眾不僅想在舞臺上看到美麗的展示,還想感受更多東西。因此,在跳舞時,你必須像一個真正的藝術家那樣去行動。”作為一位年輕的舞蹈編導,納瓦德·澤涅則帶來更多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元素。他表示,自己的教學方式傾向于“從心所欲”,希望學員們經過訓練可以更加開放也更有想象力。
“我以前的確很少接觸現代舞,這樣的學習機會非常難得,也非常值得珍惜。” 海南省民族歌舞團的編導胡海蘭說。和胡海蘭一樣,學員們都表現出求知若渴的態度。重慶雜技藝術團編導張姿是學習民族舞、漢唐舞出身,藝術團演員日常受訓也以古典和芭蕾為主。她表示,此次學習對自己啟發很大,回去后將對演員展開現代舞基礎培訓,并考慮在今后的雜技節目設計中融入現代舞元素。對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舞蹈編導朱虹、張寧而言,大師班傳遞的國際化理念極具價值,“我們年輕一代編舞所要做的,是思考如何將其運用和融合到自己的作品中。”
值得一提的是,大師班也成為中以兩國藝術家交流互通的平臺。在這里,中外藝術實現碰撞,理解和友誼日益加深。這一點,從第四屆重慶演出季——以色列“現代舞編導大師班”交流演出的受歡迎程度上可見一斑。
用創新合作把脈中國現代舞
2015年1月,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和以色列外長利伯曼在北京共同主持了中以創新合作聯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簽署了《中以創新合作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中以創新合作基礎深厚、互補性強、潛力巨大,隨著中以創新合作聯合委員會的成立,兩國間的創新合作進入新的時期。2015年10月,文化部派代表參加在耶路撒冷召開的中以創新合作聯委會聯合工作組第一次會議,雙方就設立文化分委會、重點在文化創意產業領域加強交流等方面達成共識,進一步促進了兩國文化的創新發展與合作。
據文化部外聯局亞非處相關項目負責人介紹,以色列“現代舞編導大師班”正是中以創新合作聯合委員會框架下的一項活動。中以都擁有璀璨豐富的文化藝術遺產,在文化藝術領域的交流源遠流長。1992年兩國建交以來,文化團組互訪頻繁,尤其是民間、商業的文化交流項目很多。以色列文化豐富多元、極具藝術創造力,現代舞團和舞蹈編導更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學習借鑒其經驗,有助于破解中國現代舞領域出現的問題,豐富兩國創新合作的內容。
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長歐建平向記者介紹了以色列基布茲當代舞蹈團、伊多·塔德穆爾舞蹈團、天旋地轉舞蹈團、阿米爾·卡爾班舞蹈團等享譽世界的舞蹈團體,以及特拉維夫的以色列舞蹈圖書館,豐富多樣的舞蹈活動、舞蹈節等。他表示,以色列現代舞無論在水準還是影響上,都極具國際性。由于猶太人在歐美文化界和舞蹈界的無處不在,那里新興的觀念、意識、方法、技術一旦出現,一周內就能傳播到以色列。以色列總統1995年曾指出,現代舞就是以色列的民族舞。這與其長年遷徙的歷史背景和經濟、科技、文化的高度發達是分不開的。“舞蹈是內容和形式的結合。中國舞者功底深厚,但在舞蹈創作上還存在欠缺。在政府的支持下,創新不再停留在概念階段,而有了實實在在的落點。現代藝術擁有自己的章法,觀念、時代、個性、原創是現代舞的四大要素,我們可以由此掌握編舞技巧與動作本身。”
為中國文化走出去儲備火種
據了解,我國的現代舞起步較晚、基礎較弱,雖然目前現代舞團體的數量有了顯著增長,但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很多地方對其還不太了解,認識上也存在偏差。然而,在對外文化交流工作中,現代舞又是一類非常活躍、效果非常好的藝術形式,在國際上深受歡迎。就拿以色列來說,其在現代舞中展現的力量、激情以及對生命的熱愛,對全人類來說都是共通的。
在以色列舉辦的“歡樂春節”活動每年都會邀請中國的現代舞團,北京雷動天下現代舞團、北京現代舞團、北京亞彬舞影工作室現代舞團等都曾赴以演出;以色列舞蹈團體和個人的身影出現在中國各地,中國舞蹈家、文化代表團也曾多次參訪以色列,開展舞蹈交流……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促成了此次現代舞編導大師班。正如文化部外聯局副局長魯雁飛所說,對外文化工作任務之一就是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吸收借鑒國外優秀成果。與世界一流的舞蹈編導合作,可以更好地與國際接軌,提升我國現代舞編導水平和應用能力,同時促成全國各地建成更多現代舞團,為現代舞及中國文化走出去培養后備力量。
此外,文化部外聯局亞非處處長余建表示,雖然此次大師班只有5天的時間,但是因為參與的學員來自全國各地,且多為院團骨干、院校教師,可以像水波一樣實現發散效應,將其所感所得傳遞給更多人。未來,外聯局還將借助自身優勢,繼續舉辦類似的藝術培訓和工作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