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改革又將市場機制作為切入點和著力點,這是回到文化體制改革的邏輯原點,也抓住了解決各種文化問題的牛鼻子。面向市場,深入市場,融入市場,構成了橫貫文化體制改革歷程的一條主線。
一個時期以來的文化體制改革,將中國文化發展帶上陽光道,但仍面對荊棘和泥濘。不深化改革,就會陷入進退失據:
政府職能轉變,特別是簡政放權,調動了社會積極性,釋放了市場活力,但解決政府缺位、越位和錯位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
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邁出進入市場第一步,但從真正的市場主體角度看,還是“未成品”。民營文化企業開始進入,但很多政策口惠而實不至,大量小微企業舉步維艱、方生方死。
自上而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已在全國初具規模,但不同程度存在成本高、效益低、與群眾需求不對接的狀況。
文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前所未有,但文化貿易仍是跛腿。一些文化交流項目,不考慮量體裁衣,不僅未樹立中國形象,反而影響了中國形象。
改革又處于十分關鍵的時期。改革的主要支點別無選擇,只能是市場機制。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30多年來文化體制改革的語境,也是最主要的動因。最初,文化體制改革就是在爭議與包容中發軔于市場,打開了文化建設新理念、新活力、新陣容的閘門,以漸進的姿態摧枯拉朽,直至市場能量噴薄而出,文化面貌為之一變。改革已經開創了中國文化產業高潮迭起的黃金時期,也開創了中國文化史無前例的時代。新一輪改革又將市場機制作為切入點和著力點,這是回到文化體制改革的邏輯原點,也抓住了解決各種文化問題的牛鼻子。面向市場,深入市場,融入市場,構成了橫貫文化體制改革歷程的一條主線。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關于文化,還是與教育、科技、衛生、社會等領域一樣,尊重其區別于一般經濟活動的特性。習近平同志強調,要大膽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但要把握好意識形態屬性和產業屬性、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系,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導向不能改,陣地不能丟。這是這些年來一直堅持的原則,全黨全社會已形成共識,也是文化體制改革的鐵律。
在此前提下,十八屆三中全會又對發揮市場在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做了比以往更加具體、深入的部署,盡可能給市場空間,讓市場機制發力。要在堅持中國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軌道上,給市場魚躍鳥飛的無限天地。未來的文化體制改革,著力讓政府與市場各就各位,中國文化也將在二者構成的新的張力中砥礪前行。
這是一個時期以來對文化建設中市場作用認識的重要演進。黨的十六大提出公益性文化事業與經營性文化產業兩區分,實際上是以市場為分水嶺,能進入市場的進入市場,在市場中做大做強,市場失靈但又是關系群眾基本文化需求的,則由政府承擔主要責任。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堅持和深化了這一思路,提出要建立現代文化產業體系,促進文化資源在全國范圍內合理流動,并且深化文化管理體制改革,首次提出完善管人管事管資產管導向相結合的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制。《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關于文化體制改革部分,則將“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列為首要工作,市場機制在文化領域的地位進一步突顯。黨的十八大則提出了完善文化生產經營機制、構建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文化建設中市場作用的認識又達到了新的高度。
30多年來的文化體制改革,都是圍繞市場展開的。改革開放之初,經過思想解放,改變了千百年來對市場特別是文化市場妖魔化成見,中國社會的主流文化第一次表現出對文化市場的友好。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下,文化改革首先在文化市場取得突破。文化商品意識的覺醒,使得越來越多的文化單位嘗試開展經營,成為市場先鋒,文化個體戶和民營企業更是野草般地生長起來,由此形成了最早的文化市場。政府管理主動順應并推動這一變化,把是否以市場贏利為目的作為劃分標準,將以往由政府包攬的單一的公益性文化事業,區別為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兩大分野,為深化改革奠定了基石。
進一步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體現了文化改革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權力該還給市場的還給市場,政府、市場、企業、行業組織和事業法人該歸位的歸位。不言而喻,市場并不是萬能的,正如同政府不是萬能的,而且市場自身也有盲目性甚至有破壞力,目前還普遍存在市場規則不統一、競爭不充分的問題。政府與市場的制衡和默契,是文化產業和文化市場健康發展的保障。
新一輪文化體制改革,在政府與市場的共舞中,要讓更多的聚光燈照在市場的身上。
首先,把更多的治理權力歸還市場。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在提出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同時,強調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文化治理結構和能力的現代化,關鍵是治理主體的多元化,形成政府、市場、行業、企業、事業法人多位一體的文化治理格局,而市場則是其中的關鍵一元。
市場的主體是企業、公司。英國《經濟學人》編輯阿德里安·伍爾德里奇認為,“公司是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革命性組織之一,許多哲學家、作家和學者都曾說過,政黨、國家、宗教是現代社會的締造者。但我認為,真正締造了現代社會的是股份制有限公司。”公司是生產單位,也是治理組織。與公司一起在市場中發揮自治、共治作用的,還有行業組織以及種種社會力量。
市場在整個文化建設領域最具通約性的作用,是市場機制。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建構中,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將加大轉企改制力度,并按照現代企業標準,采取股份制、公司制等方式,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民營文化企業也將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成為市場勁旅。市場的完善、企業的成熟、行業組織的出現,將改變文化市場和文化產業治理的格局。與此同時,公共文化服務和文化開放等領域也將發生類似變革。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公共文化服務將引入競爭機制,加快社會化進程,并且采取董事會制度。文化開放也將發揮更多的市場作用,引入更多的社會力量,官方與民間既是參與者,也是市場秩序的構建和維護者。
當年公司在西方國家開始長袖善舞,美國法學家小波澤爾就曾指出:“經濟活動由底層的人們來組織,而不再是頂層的人們,這是一次重要轉折。”在中國,市場力量以及與此相關的社會力量介入文化管理,也是一次重大轉換與創造。自古以來,國家管理被看作自上而下的事情,文化管理尤其如此。兩千多年前的漢儒鄭玄解讀《詩經》之“風”,以“風吹草偃”比喻文化上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這種縱向的、垂直的、單維度的管理將被包括法治、德治、自治和共治在內的治理系統所代替。
第二,把更多的改革空間歸還市場。
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四項具體任務,其中能看到市場這只手的全方位介入。
加強和完善文化管理,將按照政企分開、政事分開原則,推動政府部門由辦文化向管文化轉變,推動黨政部門與其所屬的文化企事業單位理順關系。十八大之后簡政放權力度明顯加大,就是將文化治理的一部分權力讓渡給市場和社會,用良好的市場機制彌補治理空白,也使政府職能更好地轉變到政策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與市場、社會其他管理力量形成共治格局。
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將著眼于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完善準入和退出機制,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促進文化資源在全國范圍內流動。從塑造新的市場主體出發,一方面推進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一方面鼓勵非公有制文化企業發展;一方面支持骨干文化企業做大做強,一方面扶持小微文化企業發展;一方面建立多層次的文化產品和要素市場,一方面鼓勵多種資源、資本的結合。
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將加大市場機制的作用。建立一系列機制,包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機制、群眾評價和反饋機制,績效考核機制和競爭機制,鼓勵社會力量、社會資本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培育文化非贏利組織。讓這些力量進來,實際上就是要讓一直徘徊于門外的市場機制進來。
提高文化開放水平,市場的作用將突出體現在:一是在對外文化貿易中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社會參與,進一步明確政府、企業、市場、社會各自的角色和職責,培育外向型文化企業,支持文化企業到境外開拓市場。二是在對外文化交流中,鼓勵社會組織、中資機構等參與孔子學院和海外文化中心建設,承擔人文交流項目。
第三,把更多的改革動力歸還市場。
一個時期以來文化建設特別是文化產業發展中,呈現出一些積極的趨勢,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作用下,將會表現得更加突出。這其中,市場又將成為重要推手。
一是公共文化服務與文化市場的互動。隨著公共文化服務和文化市場兩個體系向縱深發展,二者出現了相互交疊的態勢。最近北京市舉辦文化消費季,以消費的方式,讓市民自主選擇通過市場提供的優質、豐富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在文化市場中擴大了公共文化服務的空間,而公共文化服務的進入,又擴大了文化市場的消費需求。這是一種互利共贏的雙向開拓,不再是人為地把文化市場與公共文化服務分割開來,井水不犯河水。
二是文化產業與相關產業的互動。當今中國,文化創意十分活躍,覆蓋經濟、政治、社會、生態等各個領域,但涉及最頻繁、最深入的是經濟。創意的興奮點將集中于市場,并以市場為紐帶,加快文化產業與制造、建筑、信息、旅游、體育、特色農業的跨界融合。
三是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互動。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個資源,是一個時期提高文化開放水平的重要戰略。在文化交流與文化貿易的兩翼推進中,融入更多的市場機制和社會力量,將是提高效益與質量的關鍵。
四是文化科技與文化產業的互動。科技體制改革將突出市場導向,從文化科技融合的角度推動文化產業進一步市場化,按照市場要求,提高文化產業自主創新能力,改造傳統文化產業,催生新的文化業態,促進文化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市場是有多面性的,與市場共舞,舞向誰邊,始終是個問題。新一輪改革大幕已經開啟,市場的身影更加活躍,表明了它在文化領域的成長、校正和自我更新,正在經歷從簡單到復雜、從單一到多元、從初級到高級的歷史蛻變,釋放出推動文化發展和文明進步的巨大潛能。健康的市場機制楔入中國文化,進而成為中國文化的肌理,是對于這場改革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