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建劇場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
更新時間:2014-1-20 10:57:52 編輯:溫情 文章來源:文化部網站 調整文字大小:【
大中小】
[導讀] 為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劇場建設,日前,文化部委托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針對近15年來全國建設的劇場進行了調研,對劇場的設施建設、運營管理等情況進行了分析和探討,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對策和建議。
為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劇場建設,日前,文化部委托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針對近15年來全國建設的劇場進行了調研,對劇場的設施建設、運營管理等情況進行了分析和探討,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對策和建議。
一、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劇場建設逐漸進入高速發展期。據不完全統計,1998年以來,全國新建、改擴建劇場266個,總投資約1千億元。其中,1998年至2000年建成34個,“十五”期間建成61個,“十一五”期間建成102個,“十二五”前兩年建成69個,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從建設規模看,62%的劇場面積在1萬到5萬平方米之間,面積小于1萬平方米和超過5萬平方米的分別占24%和14%;從建設投入看,51%的劇場建設總投資在1億元到5億元之間,建設總投資小于1億元和超過5億元的分別占31%和18%;從建設內容看,劇場的設施功能不斷完善,設備配置不斷齊全,演出條件不斷改善,包括國家大劇院在內,舞臺臺口寬度超過18米的大型劇場有69個,占25.9%。
這些劇場一方面為城市增添了文化氛圍和藝術品位,成為當地新的文化地標;另一方面為人民群眾欣賞文藝演出、享受文化改革發展成果提供了廣闊舞臺,有力地推動了舞臺藝術的繁榮和文化產業的發展,在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豐富人民群眾精神生活等方面發揮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由于歷史欠賬太多,以及受到投入不足、標準缺失、保障體系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約,我國劇場建設的科學水平仍然不高,在建設和運營管理中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
(一)區域發展不平衡,總量不足與局部集中現象并存。266個新建劇場中,53%集中在東部地區,其中江蘇、浙江、廣東3省新建縣級劇場31個,占全國的82%。中西部地區劇場短缺、設施老化的現象仍比較突出。
(二)缺乏標準規范,內部功能不合理。由于缺乏標準約束,劇場建設還存在一定的隨意性,有的劇場片面追求奇特外形,維護成本高;有的劇場盲目照抄國家大劇院的功能設置模式,與實際需求脫節;還有的劇場大而不當,華而不實,忽視了功能的實用性。
(三)經費保障不足,運營維護成本較高。發達國家對劇場尤其是以高雅藝術為主的劇場,都有一定甚至是高額的政府補貼。但我國多數劇場一方面缺乏政府補貼和社會贊助,一方面運營維護、劇目引進、宣傳推廣及納稅等成本較高,經營比較困難。
三、對策建議
(一)制定標準規范,推進劇場建設。一是制定《劇場建設標準》,進一步發揮政府的宏觀管理職能,規范劇場的類別、等級和功能,明確劇場在建設規模、建設內容、設備配置等方面的要求,提高劇場建設的科學化、標準化、規范化水平。二是組建劇場建設專家咨詢委員會,為各地建設劇場提供專業咨詢服務,結合當地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提出劇場型制、功能、設備、工藝參數等方面的建議,降低建設成本。三是繼續推進全國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的劇場建設,劇場建設要與當地的人口規模、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演藝市場的實際需求相適應,提倡建設多用途劇場,少建大體量的綜合性劇場。
(二)健全保障機制,加大投入力度。一是根據演出的數量和質量,對高雅藝術和公益性演出給予財政補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府補貼與市場經營相結合的投入保障機制。二是推動面向文化行業的稅收優惠政策,降低文化單位的稅負水平,完善落實針對文化行業的捐贈免稅政策,引導社會力量支持演藝事業。三是借鑒發達國家演出模式,利用藝術演出的公眾效應,以資本、股份、品牌等形式與企業聯姻,鼓勵企業以品牌命名等方式注資,發揮演出的綜合效益。
(三)創新管理模式,扭轉經營困境。一是繼續發展“劇場院線”的連鎖管理模式,推動成員劇場建立完整高效的現代化管理機制,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經營管理能力和營銷水平。二是繼續探索與劇場建設相匹配的演劇體制,發掘“場團合一制”的劇場所有制和“保留劇目制”的演劇體系在藝術生產、劇場運營方面的優勢,建立適合當代演藝事業發展特點和現實需求的演劇體制。三是加強管理人才培養,將國際先進經驗和中國發展實際相結合,培養一批符合國際要求的高層次經營管理人才。
(四)促進藝術生產,繁榮演出市場。一是繼續深化國有文藝院團體制改革,加強對民營院團的扶持力度,積極落實針對不同經濟類型院團的扶持政策,全面煥發各類院團的生機與活力。二是發揮好國家藝術基金的作用,加強資助和獎勵力度,支持文藝演出領域優秀作品創作和人才培養,引導優秀文藝產品的創作生產。三是將藝術教育納入國家教育改革中長期規劃,鼓勵劇場、院團推行公益性藝術普及活動,提高全民的文化消費需求和藝術鑒賞水平,培育穩定的藝術演出消費群體。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文化部網站,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音響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網友評論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