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IFA發布會中,著目的除了入耳式旗艦IE800,還有首臺DAC連耳擴HDVD800,于德國設計及制造,簡約的外型,精細的造工,實而不華的線路設計,在其身上可體現到德國品牌的優點,跟同品牌的HD800、HD700成為絕配。
媲美自家經典 咪高峰及耳機都是Sennheiser的主力產品,耳擴則很少出現,一看已是靜電時代的耳擴,包括經典產品「大奧」Orpheus靜電耳機系統中的耳擴HEV90、跟「小奧」HE60一套的HEV70,還有HER200(配Unipolar2000)。Sennheiser官方也把新耳擴跟HEV90相比,認為可以延續這個經典。設計及生產都由德國負責,HDVD800跟HDVA600的差別在于DAC部分,HDVD800加入USB、AES、Toslink等對應,最高支持24bit/192kHz。不過最驚喜的是備有平衡4極輸出,透過換線的便利,由舊有HD650、HD600等,都已有平衡的方案,到了HD800就更常見。由于TRS插頭的接地是左右共享,訊號有機會出現串擾,用4芯插把左右的接地分開,提升分離度及音場表現,官方也為HD800等分別推出新的4芯XLR插頭耳機線,分別為CH 800 S、CH 700 S、CH 650 S,并在上月的視聽展示范,推出日期及售價待定。 支持4芯平衡輸出 精細造工 HDVD800最令筆者贊嘆的,是其精細的設計及造工,鋁制外殼經過精細的切割,底部亦裝上四只避震腳,令器材更靜,而頂層加入玻璃可看到機內部分布局,包括音量鍵、散熱片等。拆開機殼一看更不得了,多層PCB版的設計,底部再加上一層銅作接地,進一步使聲音更寧靜。線路為對稱格局,放大過程失真較少,組件整齊地排列,而放大部分有散熱片保護,未能解開當中秘密。DAC部分也有金屬片保護,不過側面亦看到BurrBrown PCM1792,以及13.000M晶振。其余用料也頗為講究,音量控制用上ALPS RK27 Quad 4聲道版本,而且裝在線路最近的位置,透過150mm金屬轉軸把RK27 Quad接到外殼的鋁制旋鈕,避免中間出現干擾,至于大部分電阻也使用MELF電阻,誠意十足。電源部分由AC變成正負DC輸出,獨立的電路組件完整地在主版上升高,也是為了減少干擾。
對稱線路設計非常整齊 播放測試 試聽唱片:Marianne Thorsen / TrondheimSolistene《MOZART》(24bit/192kHz版本)、張學友《1/2世紀音樂會》 訊源:Notebook w/ Foobar2000 耳機:Sennheiser HD800、HD700 格式:WAV、FLAC 跟HD800是具指針性的組合 要使用USB DAC功能,Windows方面要安裝Driver,暫時只能經盒內的CD安裝,用家要留意。配上HD800及HD700兩大現役頂級耳機,不過4芯線CH 800 S及CH 700 S未能及時送到編輯部,是次測試仍然使用6.3mm TRS輸出,而完整的平衡測試請繼續留意本刊。試聽TrondheimSolistene《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Kv 218, Allegro》,令HD800擁有極其優良的平衡度,沒偏向那一個頻段,解善部分系統下「有去無回」的音場,感受到樂團的規模,以及完整空間的大小,細節豐富,小提琴陣陣余音都令其質感更明亮皎潔,聽弦樂有一種優雅脫俗的感覺。轉用HD700聽張學友《我應該》,這個組合有另一個化學作用,相比HD800,HD700更迎合主流音樂,人聲飽滿,但沒有刻意傾前,跟樂隊一起在同一舞臺,低頻深沉厚實,有助節奏感,尾段兩支電結他對彈的部分線條突出,而線聲、不同Effect調聲音也沒有放過,把舞臺上的細節帶到耳邊。
總結 誠然HDVD800是追求平衡度及細節的耳擴,亦能把Sennheiser耳機各自的特性帶出,特別是對前端頗為挑剔的HD800,兩者組合有指針性,擁有HD800的用家不能錯過,期待平衡線的組合,在更好的電源線、訊號線下再試一次,發掘所有潛力。 規格 ●DAC芯片:PCM1792A ●對應取樣頻率:44.1kHz、48kHz、88.2kHz、96kHz、176.4kHz、192kHz ●對應Bit-depth:16bit、20bit、24bit ●數碼輸入:USB(Asynchronous)、S/PDIF(Coaxial RCA、TosLink)、AES/EBU(XLR/3) ●模擬輸出:4芯XLR(耳機)、6.3mm TRS(耳機)、3芯XLR Pre-out ●總諧波失真:< -110dB(1kHz、Maximum Gain) ●頻率響應:0.3 – 100kHz(-3 dB) ●體積:216 x 55 x 324 mm ●重量:2.2k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