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東方佳聯影視技術市場總監宋華 |
國外品牌,特別是大品牌知名度高,更利于市場競爭或者符合一些高端場所的定位和形象要求;還有就是國外大品牌技術先進,質量更穩定,音質更好,特別是在一些聲音的細節表現方面和音色方面,國內音響還是有差距的。除了技術層面的問題,我個人覺得我們現在的差距和國內從業人員普遍的音樂素養有待提高有關系。從事音響行業,首先要了解音樂,懂得音樂,因為音響最終是為聲音服務的。 | |
迪碧音響技術項目營運總監崔承志 |
雖然國產音響近些年在嚴酷的市場打壓下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進步,但由于行業內生產廠家還是良莠不齊存在不少國產音響廠家自身缺乏研發能力或是為了高額的利潤回報還在暗地里生產國外著名品牌的假冒產品在市場上魚目混珠欺騙消費者,直接影響了我國音響行業的發展。 國產音響與有著很長發展歷史的進口音響相比,產品的外觀設計、性能、品質等綜合素質不得不承認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尤其是設備材料的選用,做工的精致度,細微之處的處理、產品的耐用度。不得不說還有最重要的放聲質量,當和進口品牌放在一起進行一對一比較的時候聲音質量差距還是相當的明顯。 | |
廣州安美可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曾光 |
我大學畢業就進入五羊本田公司工作,五年后離開,所學甚多,至今受益。所以,我不屬于盲目排外的群體,而且,對高科技的技術和高品質的管理心存敬畏之心。2003年開始,在讀碩士研究生期間,徹底轉行進入音響行業,而且是民營企業,這一干就是10年。十年間,我對國內民營企業家們的智慧領教頗多,同樣對他們敢闖敢干的精神非常敬重。國內民企,市場意識非常強,產品研發緊跟市場需求,功能性做到淋漓盡致地滿足甚至超出客戶期待。2013年,我再一次抬頭向外看,這次是歐洲。立陶宛是一個規模較小的國家,但是,我接觸到的AMC的同事們給我展現的是完全未意料到的風格:做事干凈利落,井井有條,又非常高效率。在產品研發方向上,堅持簡單、穩定、增值,寧缺毋濫。AMC產品也讓我耳目一新,愛不釋手。我只想說,國產產品、進口產品,沒有本質區別,只有訴求不同,沒有孰優孰劣,只有目標市場不同。客戶選購產品,也未必會因為國產、進口而完全區別對待,關注產品本身的價值才是客觀事實。 | |
北京卓邦電子技術副總經理張冰 |
其實進口音響和國產音響的區別,我個人觀點理解為國外更注重人性化的設計,國內更注重銷量和利潤。國外的人性化設計主要體現在技術人員的操作上,還有聽眾對音質要求上,產品設計師所設計的音響系統是基于什么樣的聽眾而考慮的,這樣的才會出來好的產品。國內注重銷量,而大量的出口和內銷也使我們國家在音響制造上有很大的提高和進步,無論是從質量上還是外觀設計上。國外音響和國內音響各有優勢,我們在選擇音響產品時要做好正確的選擇,系統配置,這樣才能滿足甲方的需求。一個真正好的音響不在于設備本身多好多好,而在利用最低的成本,設計出最好的音響。當然國外和國內還有很多其他區別,比如音質,價位,材質,態度等等。 | |
寧波音王集團副總裁曹山 |
目前很大部分外國品牌其實都是在中國境內生產到國外,再又國外銷售到中國國內。專業音響設備高端領域依然被歐美國外品牌所占據,但就整體銷量來講,國產品牌已經占領市場大部分的份額。由于國外專業音響領域涉及的時間及起步比中國早,在市場已經積累了較大的品牌知名度和信任感,所以在重大工程應用上國外品牌優勢明顯。國外品牌在高端市場的新技術研發和制造工藝及少數個別客戶特殊性能技術要求上還是領先于國產品牌。而國產民族品牌的的質量也已經在大幅度向國外品牌靠攏。同等的設備國外產品往往高出國產品牌好幾倍,這是二者的區別。就音質而言,除了專家級人士能聽出國外品牌與國產品牌的細微區別外,其實90/100的受眾并不能區分。在市場監控方面由于管理不當,“山寨產品”“游擊小作坊”層出不窮,出現惡性競爭,拼低價,減材減工藝,已明顯干擾到整個專業市場的正常運行。希望國家相關部門出臺法律法規規范市場,幫助我們的民族品牌正真的做大做強。
| |
廣州華匯音響總經理劉萬磊 |
近年來,在中國市場經濟的大趨勢發展下,民族揚聲器品牌也進入了旺盛的制造和技術的全面提升階段,從揚聲器的應用種類到應用形式,國產與進口已經沒多少差別,尤其是涂裝、材料、元器件的選用都較以前有了大幅度提升。進口音響的幾大品牌廠商,他們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和深邃的研發水平,用流行語說,這些品牌都是由一群技術宅建立。 進口揚聲器技術的發展是在幾十年的經驗下,基于科技水平的發展上不斷推陳出新,且在自身產品的應用特點上不斷優化,合二為一,成為揚聲器制造商持續的發展理念。雖然在技術原理上,無論國際品牌還是國內品牌,都大同小異,但進口音響高品質是源于產品的電子元件大多來自于自身的研發及整合,多年的測試與實踐帶來的不斷提升。國產揚聲器廠商的發展遲緩,主要是基于中國的發展特征,現階段是供需兩旺的階段,大多廠商都沒有精力駐足在研發和技術的積累,這就導致從多渠道的供應商采購成品或元器件,形成以其快速組裝實現銷售的態勢,損失掉的往往是理想的產品品質,而這些也成為了民族品牌在市場經濟下一味滿足需求的技術提升瓶頸。 可喜的是,近年來幾家民族品牌背負著歷史使命已經在快速的革新發展中,這將為整個中國音頻行業的規范型制造和研發帶來不小的貢獻!為民族品牌的塑造奠定堅實的基礎
| |
廣州市聲揚電子總工程師曾山 |
在研發方面,的確國產音響的技術含量有待提升, 先不說高仿的產品,就算所謂自主品牌,對研發技術的投入也是不夠的,我個人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是國產品牌的創始人大多是做銷售出身,本身對技術并不內行,聘請研發人員,購買研發設備這些研發類的投入還不如做公司裝修的投入大,畢竟在做銷售的人看來,公司形象好了,銷售成功率會大大提高,收入的增加是立竿見影的。而國內做技術出身的公司老板,普遍不擅長于銷售和推廣,往往公司多年都做不大,一直在低端市場打拼,利潤自然不會高,因而對研發的投入也是有心無力。在互聯網和手機等行業,一個很好的創意或者一間很小但有潛力的小公司都可以吸引到投資人,往往在這些行業創業來說,獲得投資比在專業音響行業相對容易,專業音響行業本身市場容量小,封閉的特點導致大型的行業外資本不會進入這個領域,在行業內出現的新公司普遍是靠自身的原始積累來發展,沒有大投入,無論銷售,生產,管理都沒有完善,自然無暇顧及研發,也就導致沒有很好的創新產品出現。反觀進口品牌,不少品牌創始人本身就是研發者,在國外專業音響工廠的規模也不大,同樣沒有大投資,也是靠自身的原始積累來發展,但時間夠長,很多大品牌都有超過20年的歷史,無論銷售,研發,生產,推廣都已經非常完善,這也是這些國外品牌可以不斷有新技術產生的基礎。一個新的國產品牌,沒有5年以上的時間是很難完善銷售渠道,生產管理,市場推廣這幾個方面的,企業的創新也需要有良好的環境,一家平衡發展的公司才能繼續在市場上生存下去,生存得不錯的公司才有能力在研發上做更多的投入,這個公司的發展就會進入一個良性的循環。 | |
美國C-MARK Paul先生 |
如果要將兩者拉在一起說出個區別,實在有點困難因為參照不同,我們不能以消費者目前的消費心理來主觀給某個產品定性,目前大多數消費心理是花自己能夠付得起的錢買到別人買不起的東西,都希望用白菜價格買到黃金,盡管大家都知道是鍍金的,但表面的金色足以讓大家自樂其中。
音響行業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行業,今天就有很多消費者因為分不清進口與國產,直接說:我要的是效果,產地不重要!這樣的消費者多數是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到真正的進口音響,只能在一堆所謂品牌中找自己想要的效果。
很高興看到國人開始注重品牌,但音響行業品牌效應到底有多重要?早在20多年前,我們將美國C-MARK引進中國,在非常短的時間,就占領國內80%的市場份額,為什么?并不是因為品牌讓我們占領市場,是實際效果加上價格,靠國人的消費心理,用國產的價格買到進口的產品。今年3月,我們引進美國DjAV線陣概念產品,在短短半年,已經取得非常好的銷售成績,DjAV?又一次證明品牌在專業音響行業的不重要!
美國專業音響的核心是實用性!任何標新立異都圍繞是否有實用價值來取舍,我們會將多余的東西從設計中拿掉,保留其有實用性的部分,我們絕不會考慮因為消費者需要茶幾,然后設計一款音箱告訴消費者:我們的音箱除了可以唱歌,不唱歌的時候還能當茶幾!
進口與國產有何區別?在我看來,商人們的利益驅使,讓這樣的討論會延續下去,其產物就是高仿“游擊小作坊”遍地開花,廠家與消費者都自得其樂,所以,討論國產與進口有何區別?還不如說是用國產品牌做生意與用進口品牌做生意那個效益更好?
| |
天創數碼集團技術總監路程 |
對于我們這些從事專業音頻領域的業內人士來講,我們必須承認兩件事:1、在某些產品的領域(如:電容話筒,常規音箱,模擬功放)的領域,國內工廠和品牌商的設計及生產水平已經開始慢慢逼近進口產品,會議討系統及會議管理系統,在功能性上也都逼近進口產品,甚至國內一些會討產品所具備的功能性都可以超過進口產品。這也讓我們看到了些許的希望。這件事情證明了,中國制造如果可以認認真真做事,是有機會的。2、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也必須承認,在音響領域所涉及的其他方面,如:高素質和特色音箱類產品,可導向陣列音箱,數字音頻處理設備,數字調音臺,數字功放, 網絡音頻傳輸,網絡化音頻管理,特色音頻設備,高端話筒放大器,專業音頻播放器,等等這些產品的領域,國內工廠都還沒法和國外的一些大廠牌競爭,創新能力,研發能力還都不及國際大廠。所以對我們來說,在一段時間內,還要繼續向國外工廠學習國際品牌,盡力追趕。所謂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不能盲目自大自滿,那些混淆視聽,所謂高仿的齷齪事情,更是我們該嚴厲打擊的。 | |
國光電器股份運營總經理何隆君 |
就音響行業從業人數而言,中國的音響人應該是全球其他國家沒有辦法比的;就音響消費能力而言,中國音響的消費能力應該也是全球其他國家沒有辦法比的;但是,就音響品牌而言,中國的音響品牌卻處于下風,雖然這幾年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很多的音響品牌并非全部中國化。 中國音響產品是最豐富的,多功能,多外觀形式,多用途等等,當然背后有多樣化消費需求做支撐,消費影響著音響行業的發展,有消費就有市場,能夠滿足消費就占有市場,企業才能得以生存,企業花很大的精力去應對市場的變化,每年的廣州、北京、上海的展會就能夠看的出來。 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中國音響企業從事的是音響商業活動,而不是以音響產業發展為主營業務,所以中國的音響名牌欠缺,以至于我們要用進口的音箱,進口的功放,進口的喇叭,等等很多進口的音響相關產品。 我們需要靜下心來,在產品上下功夫,品牌不是廣告打出來的,是做出來的,需要潛心研究,通過不斷的知識積累和繼承,才能真正做出有品質的音響產品,才能支撐我們自己的音響品牌,品牌背后一定是高品質的產品做支撐,否則只能曇花一現。我想這應該算是中國音響品牌和國際音響品牌的最大差別之一吧!
| |
雅登音響樂器PA部銷售總經理俞海濤 |
近十年來,中國音響制造企業發展很快,一些品牌企業的硬件基礎和生產規模不亞于國外制造企業。客觀上講,目前中國音響制造企業和國外品牌音響制造業相比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軟件方面:首先是人,主要是國內缺乏好的產品設計師,國內的企業設計師大多是產品工藝設計師出身,缺乏實際的實踐經驗,對聲音的理解和產品功能要求的定位方面與國外設計師差距太大,所以,造成在創新和創造力方面,是國產品牌所不足的;2)品牌沒有形成,競爭以價格為手段:音響制造是一個系統工程,只具備整機生產能力還不夠。國外在原材料方面的優勢性是無可比擬的,國產品牌保證產品的品質也必須采用進口的產品元器件,但采購進口元器件材料的成本是高的,使國產產品的價格優勢性減弱,影響銷售數量,同時,在加上產品在創新和品質認同度的一些因素,所以國產品牌在中高端產品的銷量與國際品牌相比在全球市場上差距較大。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國產產品目前的競爭優勢集中在商用市場,中低端產品市場,中國音響行業要再上一個臺階,真正形成自己的品牌,必須提高自己的產品設計能力和創新能力。這不僅僅是企業自身的問題,是需要我們中國音響行業整體一起努力的,特別是行業協會,甚至是政府部門的大力投入和支持。人員培養和人才引進合作的方式提高整體行業的技術實力是中國品牌確立的當務之急。
| |
廣州菩聲音響總經理陳鴻賢 |
中國的夜場老板在選擇音響產品時仍然重“洋”輕“內”。 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用戶不差錢:隨著娛樂業競爭態勢的升級,新開娛樂場所投資預算越來越高。一般音響設備的投資預
算只占整體投資預算的10%左右。
二、盲目追求品牌 跟風 很多夜場老板對國外音響品牌的內幕不太了解,往往會受到國外音響品牌的國內代理商的強力洗腦和廣告語的誘惑,形成盲目跟風的風氣,認為某個場所生意火爆是由于用了某某進口品牌的音響,其實普通消費者對專業音響的品牌所知甚少,也不會是沖著用某個品牌的音響才來消費的。其結果是由于投資預算有限,選擇了知名品牌但音箱數量及功放功率配置不
夠,往往效果很不盡人意。 三、更高的品質和性價比
口品牌音響中也不一定都是高價,也有一些音質很好性價比非常高的品牌,往往會被酒吧連鎖機構選擇,成為戰略合作伙伴。比如:英國的HOMEWELL還有LOTUS蓮花等品牌。 四、國外音響品牌的現狀: 1、歐美老牌的少數幾個音響產品,品牌形象好,推廣力度大,口碑好底子也厚,還有很強的競爭優勢。 2、國外的音樂愛好者很多,歷史悠久,音樂土壤比較肥沃,對音樂的理解也往往與眾不同,所以能夠不斷出品一些原創的音質非常好的音響產品,這也是國內音響產品的短板。 3、國外人工成本比中國高將近十倍,加上代理商的層層加價,價格優勢不大,國外大部分音響品牌的競爭力越來越弱。 4、大部分國外音響品牌生存狀況不容樂觀:歐洲經濟危機市場低迷,產品主要銷往中國,隨著中國政府音響采購的投入控制,國外品牌的銷量直線下滑,財務狀況亮起紅燈,不少品牌即將被并購或出售,對國產音響品牌是個機遇。 5、國外不少品牌迫于競爭壓力,改為在中國采購配件及喇叭單元或在中國組裝生產,價格存在一定的優勢但也失去了原產地的優勢。國內品牌的崛起:除了酒吧行業之外,在夜總會 KTV 高端會所的音響采購中,國產品牌的優勢越來越明顯。國產的戶外擴聲品牌ZSOUND等也在迅速的崛起,中國音響產品的未來還是比較樂觀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