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2-8-10 10:37:04
(
編輯:溫情
) 【
大
中 小】
手機訪問
前言:
提到藍牙相信大家一定不會對這個詞感到陌生,藍牙作為目前智能設備中最為常見的無線傳輸,早在幾年前還是一個非常時髦的詞。經過這么多年的演變,藍牙技術已經從1.0的紙上談兵轉變為不可或缺的無線模塊。 |
|
|
【音響網資訊】
提到藍牙相信大家一定不會對這個詞感到陌生,藍牙作為目前智能設備中最為常見的無線傳輸,早在幾年前還是一個非常時髦的詞。經過這么多年的演變,藍牙技術已經從1.0的紙上談兵轉變為不可或缺的無線模塊。
根據官方解釋,藍牙的發明者是瑞典愛立信公司,早在1994年就已經開始研發,到1998年2月,由愛立信、諾基亞、IBM、東芝及Intel5個跨國大公司共同建立的一個全球性的小范圍無線通信技術,也就是現在的藍牙。
為什么命名藍牙呢?這要源于一個小故事,十世紀的丹麥有一位國王叫Harald Blatand,此人口齒伶俐、善于交際。他將挪威、瑞典和丹麥統一了起來。由于他喜歡吃藍莓,牙齦常常是藍色的,因此有藍牙國王之稱。設計人員在確定名稱時覺得“藍牙”這個名字極具表現力,而且Blatand國王的個性很符合這項技術的特征,因此使用了“藍牙”這個名稱。藍牙標志設計取自 Harald Bluetooth 名字中的“H”和“B”藍牙標志的來歷個字母,用古北歐字母來表示,將這兩者結合起來,就成為了藍牙的logo。
為什么要選擇藍牙?
相比于其他無線技術:紅外、無線2.4G、WiFi來說,藍牙具有加密措施完善,傳輸過程穩定以及兼容設備豐富等諸多優點。尤其是在授權門檻逐漸降低的今天,藍牙技術開始真正普及到所有的數碼設備。不過,藍牙這一路走來也并非完美,從1.0到4.0是一個不平凡的過程。
雖然是藍牙4.0,但藍牙已經經過了6個版本的演變,它們分別是藍牙1.1、藍牙1.2、藍牙2.0、藍牙2.1、藍牙3.0、藍牙4.0;1.1為藍牙通訊協議的最早版本,略有些實驗的性質,由于不是特別完善,所以比較容易產生干擾等情況,從而會影響到通訊質量,藍牙1.1的數據傳輸量也較為低下。
到了藍牙2.0,似乎有了一些較大的變化。首先,藍牙2.0的傳輸速度提升到了大約2M/S,并且支持雙工工作,可以同時傳輸數據和語音信號。不過,藍牙2.0可以算得上是生不逢時:雖然藍牙2.0已經出現,但大部分的手機內還是集成的藍牙2.0以下的發射端,導致了兼容性出現問題,所以,也就沒有大規模的普及;另外,這也是藍牙給大家留下不容易匹配的原因。
到目前為止,我們所接觸最多的就是藍牙2.1+EDR以及最新的藍牙4.0。這兩項技術前者應該說為奠定藍牙普及起到了作用,后者則是給藍牙愛好者一個真正的希望。
藍牙2.1+EDR的優勢在于保證立體聲傳輸的基礎上加大了數據流的帶寬傳輸,它大大提高了藍牙技術的數據傳輸速率,達到了2.1Mbps,這讓藍牙音頻設備可以完美展現音樂的流量數據。直到今天,藍牙2.1+EDR仍然是設備數量最多的藍牙設備標準。
藍牙4.0時代帶給我們什么?
目前藍牙4.0有3種版本:低功耗;標準模式;以及高速模式。其中低功耗將是未來藍牙最大的優勢所在,在保證低耗電的情況下增加藍牙設備的續航時間無疑提升了用戶體驗。同時,藍牙技術智能化標準的引入也讓藍牙不再只是傳輸文件那么簡單。
“Bluetooth Smart Ready”版本擁有出色的兼容性,適用于任何藍牙4.0設備,同時它具有搜索其他設備的能力。
“Bluetooth Smart”版本則是應用在計步器或者心率測試儀等單一信息的設備,進一步地降低了功耗。
“標準Bluetooth”版本則與以前藍牙版本差別很小,僅是傳輸速度和功耗的改善。
寫在最后:藍牙技術的演變可以說是無線技術進化的一個縮影,從1.0到4.0,從圖紙到普及,這個過程中有無數的坎坷,但以用戶體驗及整個產業的支撐讓藍牙在眾多無線技術中脫穎而出是有原因的。從目前來看,藍牙音頻技術的前景最為可觀,我們也希望各大廠商能夠加入到藍牙無線當中來,使得無線音頻產品得到普及。
更多相關:
音響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中關村在線,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音響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